医巫闾山大阁雨中行之桃花洞

辽太子耶律倍没能当上辽国的皇帝,万般无奈跑到医巫闾山过隐居生活。虽然是隐居但是也没闲着,每天读书作画,吟诗抚琴,游览山水,尤其是天天练画,艺术水平可比肩同时代顶尖大师,他所画的《骑射》、《猎雪骑》、《千鹿图》等画卷,成为历史名画珍品。更加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耶律倍还在这里演绎了一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把汉族绝色美人高云云追到手,并一起出逃。
在医巫闾山还能看到耶律倍留下的许多遗迹,其中桃花洞较为完整。这是耶律倍为了表白自己长期隐居,不争皇权,别无它求,把自己选中的一处隐居所在叫“桃花洞”,意思是世外桃源。

耶律倍选中的桃花洞完全符合风水宝地的所有条件。前有照,后有靠,左青龙、右白虎、中明堂、水曲折。
桃花洞后面是老祖峰,海拔350米,在大阁景区是个制高点,传说医巫闾山老祖在此峰修炼,故称老祖峰。耶律倍曾于峰顶筑一瞭望台,可惜原建筑不复存在,一九九三年在此又复建了瞭望台和百米城墙。

桃花洞左侧前出的是白云关。

桃花洞右面山上的松林脚下布满白色的山岩。

桃花洞面南是自然天成的南天门,东西两大石壁夹立,形成可容一人通过的石门,居高临下,形势险要,是通向桃花洞的正路。南天门东下角崖壁上有“北镇名山”四个醒目个大字,为明朝一位状元所题。
桃花洞前有一块难得的平坦地面,中间有一株千年古松,高二十余米,傲然独立。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为大阁八景之一。也有人称“太子松”,也有叫“万年松”的。别处的松树都长在岩石上,唯独它长在土地上,所以有鸡群鹤立之势。

耶律倍出逃投奔后唐,虽然得到重用,高官厚禄,但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心情很郁闷,每天以读书作画消磨余生。38岁那年他被刺客杀害,尸体被洛阳寺僧暗中掩埋。斗转星移,他的长子耶律阮登上皇位后将其灵柩运回辽国,以天子葬礼葬于医巫闾山,陵名为“显陵”,又以陵设州,名“显州”,显州的旧址就是北镇古城。

下山时分,雨过天晴,大阁景区满目秀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