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统 红山军马场 看不尽的草原骏马

乌兰布统和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可以说是一个地方,老百姓称其为“乌兰布统”是据历史沿革的称谓,部队称为“红山军马场”是因为1964年北京军区在这里建立了军马繁育基地,为部队提供军马保障。因基地场部附近有大、小红山,因此命名红山军马场。四十多年来,红山军马场向部队输送了15000多匹军马。
全军1985年精简整编后,由摩托化和机械化取代了骡马化,军马不再是野战部队主要的作战运输工具,骑兵作为一个兵种也消失了。解放军仅象征性地在中国西部地区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如今军马新的任务多是参加影视拍摄、礼仪活动、旅游服务。
现在红山军马场仍然饲养繁殖不少马匹,是清一色的蒙古马。这种马个子不高,但耐力很强,身体灵活,耐寒性能好。在草原、公路和旅游景点时常可以看到马群。
走进乌兰布统景区的大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马群。

人奔家乡马奔草。

马不知脸长,人不知己短。

这位是真正的牧马人。人怕理,马怕鞭,他用手里的鞭子和马讲理。

这近百匹骏马全都听命牧马人的一根鞭子,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这匹驻足观望的是匹母马,喜欢让人拍照。

草原深处时常能够看到骏马奔驰而过。

都说是老马识途,今天分明是小马驹前头带路。

倒车镜映出一哨人马追踪而来,不知是哪路好汉?

急忙下车打个照面,想看个究竟。

马上看英雄,月下看美人,这位骑士果然器宇轩昂,没等打招呼已经一骑绝尘。

哇塞!还有一位女骑士,一身牛仔打扮,分明巾帼不让须眉。

这女子坐骑好生了得。白鬃飘逸,四蹄踏雪。按动快门的功夫马头已闯入眼前,惊出一身冷汗。好马!

这位汉子骑一匹马,牵两匹马,估计是这队马匹的主人,今天客串收容队长。看好喽,那边上的一匹分明是青骢马,好马。

马队殿后的牛仔也牵着鞍具齐全的两匹马,看来这一哨人马是长途跋涉,组织相当严密。

发动汽车,追上马队,看看时速表,马队行进速度每小时30公里。

这位骑士的皮质鞍具行头典型的西部牛仔式样,酷!

开车谁然不如骑马威风,但是咱快。一加油门掠过马队,拜拜,和头马打个招呼扬长而去。不过如果是在草原上赶路,咱汽车甘拜下风。

早上看到马群,晌午看到马队,暮色降临驱车返回军马场驻地途中又与牧归的马群不期而遇。

暮色中草原一片金色,好看。

这群马吃得肚子滚圆,懒懒散散地往回走。

太阳的余晖下白色和枣红色马匹看上去非常漂亮。

到家喽,红山上升起十六的月亮,房子都是金红色,红山军马场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