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连旅游“大篷车”纵横驰骋八万里【六】

(2009-12-06 20:14:58)
标签:

大篷车

吐鲁番

火焰山

70度高温

分类: 依稀往事

大连旅游“大篷车”纵横驰骋八万里【六】

     经历70度的高温灼烤。

    在星星峡吃过大盘鸡,我们差不多从遭遇沙尘暴的恐惧中回过神来,不曾想又一个磨难悄然降临在漫漫的西行上。

    在地理教科书上,中国的“三大火炉”是指重庆、武汉、南京,民间又加上一个南昌,因为数据显示,南京、重庆、武汉、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温日数量居于前几位——这四大城市气温35℃以上的日子,平均每年有19.3天,37℃以上的日子平均每年有4.5天,每当高温时节湿热难耐,出汗如出浴。但是经过2000年7月吐鲁番那次经历炼狱般的高温灼烤,我认为,新疆吐鲁番才是中国的名副其实的“火炉”城市,南京、重庆、武汉、南昌充其量也就是“桑拿”城市,因为毕竟还有湿度在,而吐鲁番是掉在烤白薯炉子中的“干烤”。

    据《北京科技报》 2000-08-18文献数据显示,“新疆吐鲁番七月一日至十三日的最高气温在41℃以上,七月十一日最高气温高达47.7℃”全国最高。恰好我们“大篷车”在这极端高温的时间里行进在哈密至吐鲁番的路上。

    往哈密的路上我们越来越感到暑热难当,大家一个劲让司机把空调开大些,其实司机已经把空调开大了最大,车厢前部的一个圆形温度表显示是45度,同车的海南、上海、宜昌团友说怎么比我们那里还热,大家以为是空调或是温度计出问题了。忽然发现路边有一个水果蔬菜摊,大家纷纷下车买西瓜吃,车门打开热浪扑面而来,好似被烈焰灼烤一样。大家匆忙买了些水果逃回车上,继续前行。车上的男人热得顾不上斯文了,统统换上背心大裤衩,有位酒店老总还是一条大花裤衩。女人们不好意思像男人那样随意,只好忍着吧。从哈密赴吐鲁番的路上天气越发炎热,又因为公路封闭把“大篷车”逼上戈壁滩的便道,高温、颠簸,车子艰难的爬行,大日野车上的温度表显示是47度,人们感到窒息。于建军副局长建议播放音乐听听吧,磁带已经在高温下变形,放不出来任何声音。那就吃西瓜吧,早就吃得精光啦。有人从车座底下找到一根黄瓜和一根茄子,大家一看,都成了蔫黄瓜和茄子干啦,一点水分都没有了。随行的大连电视台记者袁柏鑫忽然觉得必须把“大篷车”在大戈壁上艰难颠簸的情景录入镜头,执意要下车拍片。考虑到车外温度太高,我答应只给一分钟时间,并让两位年轻点的团友随时准备出去救援。这位勇敢地记者冲出车外向前方走了一阵,示意汽车开动,把戈壁滩上行驶的“大篷车”拍了下来,下车帮助他拎回摄像机的团友感到机身都有些烫手。

    快到火焰山了,车子终于回到公路上来,只见眼前一座红色的大山在烈日下蒸腾,如燃烧的火焰,这里的观景点居然还有一些出售纪念品的摊贩。在大名鼎鼎的火焰山拍照留念那是必须的,大家下车后直奔标有“火焰山”大字的拍照点,展开“大连旅游促销团”的大旗大呼小叫地拍了几张照片。脚底下感到很烫,鞋底像在融化,问小贩子现在火焰山这里有多少度,答曰:气温50多吧,地表温度70度。惊叹有这么高么?回答,不信你把鸡蛋埋在土里,抽支烟的功夫就熟啦。火焰山这地方属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均降雨量15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地处盆地之中,四周高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加上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素有"火州"、"风库"之称。本来还想去高昌故城看看,无奈被这燃烧烫人的大地吓住了,心想不等走到高昌故城这双脚还不成了一对烧鸡,赶紧走人吧。远离了火焰山终于见到了房子,渐渐有了些绿色,吐鲁番到了。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