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比勒陀利亚“车观”教堂广场

这次到比勒陀利亚悉数体验了旅行社制定的“车观”、“外观”、“入内参观”三种游览方式,游览比勒陀利亚中心的教堂广场就是“车观”。所谓“车观”就是禁止游客下车游览,由大巴载着游客在景点转圈。我们当然不满意“被车观”,强烈要求下车游览,导游坦然地说道,别说强烈要求,就是猛烈要求也不行,其一国内旅行社与你们签署的合同行程明确规定教堂广场是“车观”,其二教堂广场安全状况堪忧,近来多有游客被抢劫的案件发生。为大家安全着想就不要为难我,如果转一圈没看够还可以再转一圈。“车观”令人很憋闷,游客们拥挤在车窗边上,一边抱怨一边隔窗观景拍照,车窗玻璃也令拍照兴趣大打折扣。看来今后得把旅行社的行程安排看仔细喽,以免被“车观”。
在教堂广场上确实没有看到下车游览的团队,只好在大巴上隔窗观望。教堂广场是个盾牌形状的绿地,草坪上鸽群飞舞,中央矗立着德兰士瓦(南非)共和国的首任总统保罗·克鲁格的雕像,是这座南非行政首都的中心点。广场周围环绕着欧洲风格的古建筑,瓦蓝的天空,安详的人群,满街奔驰宝马名车,如果那些身影不是黑人,难以和非洲联系在一起。

据讲,比勒陀利亚建于1855年,市名取自城市建造者,布尔人小比勒陀利亚乌斯的名字。南非黑人掌握政权后,改变了这座城市白人占多数的局面,黑人已经占到城市人口的一半以上,教堂广场成为黑人聚集区,所以很难看到白人的身影。几年前,有人提出将这座城市改名为“茨瓦内”,引起近千名南非白人走上街头游行,公开反对首都改名。白人抗议者认为比勒陀利亚是南非白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斗争的象征,改变这一名称将抹杀这一历史,从而对所有南非人“构成犯罪,并对整个南非造成不利的影响。黑人支持这认为,比勒陀利亚这一名称象征着数十年的白人种族主义统治,新南非诞生后,任何代表或刻画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历史的东西都应当被毫不留情地铲除。这改与不改是人家的内政,咱就管不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