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黑石礁海滨畸形怪相的礁石

大连黑石礁景区位于大连南部海滨风景游览区的最西端,它的地标点在大连自然博物馆东南角。概略指从星海公园西端到水产学院西南侧的一段海滩,因为这里的礁石呈黑色而得名。

海滩上礁石杂乱无章,横七八竖,黑不溜秋,其貌不扬,所以没办法让你解读它的美丽之处。
在7亿年前,这里沉积了厚度达600余米的灰黑色白云岩,在地壳岩石运动中,海岸陆地逐渐上升,使位于黑石礁湾内的地势逐渐抬高,这片岩石在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下,形成了现今独特的的黑色礁岩海滩地貌。

黑灰色的礁石遍布岬湾之中,涨潮时若隐若现,不时激起浪花飞溅,神秘莫测,退潮时,兀立于滩头,畸形怪相,蔚为壮观,构成了黑石礁独特的自然风光。
黑石礁景区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大连市政府在这里建设了黑石礁公园,成为同时兼具科学性、优美性、观赏性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免费对游人开放。

黑石礁的黑色礁岩海滩成片分布在三处,游人能够自由进入的是位于大连自然博物馆附近的海滩,另外几处因较为偏僻鲜有游人光顾。

韩国济州岛龙头岩,台湾垦丁猫鼻头都是因为海滨那块黑色的礁石声名远播,成为著名的景点。大连黑石礁解放前便是“旅大八景”之一,由黑石礁、尖山、对尖山一带的海滩、礁石、楼台别墅构成山海相间的画面。不过一直没有做过精准的定位和规划,黑石礁海滨规划建设一直无视这片宝贵的地质资源的存在,人为破环严重。这里相继出现的海上养殖场、学校、居民区、排污、垃圾对资源已经造成未可挽回的破环。一些单位据资源为己有,人为损毁,建设一些毫无美感的设施败坏了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对景区的保护远逊色于台湾的野柳和鹅銮鼻。

1998年10月,大连自然博物馆新馆在此处建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为典型的现代欧式风格,蓝色的屋顶与碧海、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景色怡人。

博物馆内现收藏各种动植物、古生物及岩矿标本20万余件,其中大型海洋哺乳动物标本是该馆的突出特色。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等12个展厅。

其实自然博物馆选址此处并不是英明之举,它沉重地压在了这片宝贵资源的头上,原本浩瀚的礁石滩顿失自然风采,据说是为了与驻军争地盘使然。总感到这片黑色的礁石海滩在博物馆美丽的重压下呻吟。

外地人来黑石礁看风景,当地居民来此处多是“赶海”,利用退潮时间收获一些小螃蟹、海蛎子、海菜、海带。大潮能够把养殖的海带冲到岸边,借机大捞一把,在海滩上晾干卷好,足够全家人享用一年,送给外地的亲友也是不错的礼品。

自然博物馆北侧别墅区人工开挖出一片石林,石头呈现灰色,冷眼一看像是太湖石。不过被铁栅栏围了起来,游客们无法进入。

远处尖山下是水产学院,停船处是黑石礁湾。
黑石礁是大连黑尾海鸥的栖息地,是游客观赏海鸥,摄影爱好者拍摄海鸥的最佳地点。
大连水产学院教学楼西南侧的海滩有一处长满牡蛎的海上小石林。
这处海上小石林的布局与旅顺军港的地形十分相像。
小渔港依托礁石形成的海湾建造,这种木制小海船有上百艘。
这片石林涨潮进不去,退朝也进不去,成了海鸥的城堡。
一片礁石怪怪的瘫在海水里,好像叫大海治服服帖帖。

黑石礁不全是黑色礁石,也有灰白色的。
远处是另一片黑色礁石海滩,有人看守,禁止游客进入,那里有成群的黑尾海鸥栖息。
大海能把石头蹂躏成烂泥团模样。
礁石上生满海蛎子,像长了一身灰白色赖皮。

礁石有了一身的海蛎子,如同铠甲护身一样,免去过早化为石砾的厄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