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基诺族大鼓舞玛黑玛妞西双版纳九龙飞瀑原始森林公园 |
分类: 云南游记 |
原始森林公园游览线路基本上是一条自西向东的山路,沿线有金湖、僾尼山寨、歌舞表演场和泼水场最后到达原始雨林沟。道路蜿蜒,黑色路面,可以跑电瓶车。从僾尼山寨出来后须步行至一处叫九龙飞瀑的地点等候电瓶车。九龙飞瀑有一瀑布,疑似人工造就,瀑布下有一潭水,潭水中立有一座雕塑。雕塑是一猛男挥舞大刀劈砍脚下九条猛龙,不知源于哪个民族的传说。
导游招呼大家先坐下来观看西双版纳民族乐器表演,喘口气等候电瓶车。表演场地聚满五六十人后演出开始。看着舞台上的大鼓有点眼熟,那不是基诺族的太阳鼓吗?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和对太阳的虔诚和崇拜。记得它在全国少数民族一次大型演出中出现过。
乐器表演就是展示和演奏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器乐,今天伴舞的是基诺族打扮的姑娘小伙。乐器中最原始的当属树叶吹奏,以前也多次见过演奏。几位游客们尝试吹响它,但是没有一个成功。
上台后才知道敲基诺大鼓有一番讲究,不可以乱了规矩。
许久以来基诺人认为,基诺人是大鼓里出来的民族,大鼓是基诺人的先祖。这源于基诺人口授的传说:远古洪荒时代,洪水淹没了田野山川,动物和人也不能幸免,人世间仅剩“玛黑”和“玛妞”两兄妹。女祖“阿嫫腰北”不希望人类灭绝,造了一个大鼓,把兄妹俩放进大鼓里,让他们在鼓里任意漂流。洪水过后,大鼓停留在基诺山杰卓这个地方,“玛黑”和“玛妞”从鼓里走出来,在这里共同耕种、生活并婚配,生育、繁衍了基诺族。所以基诺人自称“基诺”,意思就是“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被认定的民族,基诺族现有人口1.8万余人。
大鼓是基诺族的礼器、重器和神物,只能挂在卓巴(寨老)家的神柱上。过去基诺村寨的大鼓每日白天、黑夜各敲三次,同时给大鼓敬酒。现在逢年过节,基诺人就跳起大鼓舞,感谢女祖送他们来到人间。
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寨老们要先杀牲供于鼓前,磕头拜祭,念诵祭词,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祭毕,由一人双手执鼓槌边击边舞,另有伴舞伴歌者。大鼓舞的动作主要是曲腿、举手、转身。跳舞者先是双脚站自然步,双手握鼓锤自然下垂,然后是左脚前伸脚跟着地,左膝弯曲,双腿颤动,左手握锤举至头顶,右手握锤垂于右胯,再将左手放下,右手举起,作过转身动作后变换左右脚的姿势。2006年5月20日,基诺大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的老天爷呀,敲个鼓还有这么多讲究。主持人说,不要紧张,你跟我学就行。真是骑虎难下,心一横,眼一瞪,咱就来个邯郸学步吧。模仿主持人的动作好一通折腾,别说还挺累人,一会就满身大汗,最难的是背向敲鼓,差点闪腰岔气。不管怎么说当了一把基诺人的“寨老”,值。大鼓敲毕想下台,又被叫住,必须唱一首歌才能结束。唱什么歌一时想不起来,望了一眼刚才敲的太阳鼓,有了,扯着嗓子高歌一曲“东方红,太阳升”,看台上一片掌声。想下台又被叫住,一位基诺族少女给我献上一个香包,以示奖励和感谢。那感觉,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