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创新天
华创新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250
  • 关注人气:10,3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劣质建材装修新房危害大!

(2012-07-24 08:44:57)
标签:

杂谈

分类: 室内设计篇
如果你想装修新房,但又懒得自己去买建材,那么,也许你已经为劣质建材洞开了大门。因为有些贪图小利的民工为了得到非法回扣,往往为房主买回的是低价劣质品。

就以低价劣质的涂料而言,里面往往含有过量的苯,而这种苯含量的超标,就是涂料污染的根源。不少人反映,为何现在的涂料气味越来越难闻,为什么一些涂料的气味经久不散,有的橱柜油漆多年居然还留存着油漆或白胶的气味,其源盖出于此。

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规范涂料市场,国家质检部门对室内装修材料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作了严格的定量规定,并从今年7月1日起执行。上海市质检部门也会同市工商部门正从生产与流通两个领域进行清查。根据这个规定,一些含甲醛过高的胶水已被明令禁用,许多劣质建材也将被逐出生产与流通领域。当然,要完全清除劣质建材决非容易之事。

记者最近作了一些初步的调查,发现劣质装修材料仍有其市场。而且,在销售领域中还发现了一些奥秘。这里不妨公诸于众,请大家当心,千万别让劣质材料进了你家。

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为劣质材料提供了可趁之机。一位从事涂料工作数十年的人士表示:上海地区生产的涂料,质量都有相当的保证。市场上的劣质涂料主要来自南方,它们标的价格往往还高于正品价格,然而,其出厂价格极为低廉。劣质涂料首先占领的是一些小门面的建材商店,一旦售出,商店得好处不说,凡是购买此种涂料的人,凭纸箱或包装盖,还可收取数目不等的好处费。有的油漆工甚至托词,他只会做某某品牌的油漆,如果房主要买别家产品,他就会说做坏了我不负责,这种情况正暗示着某种私下的营销正在起作用。

如某公司的“全无苯系列”,油漆工用完之后只要把包装上的标贴收集好,寄往公司,该公司专门有部门负责登记,集满一定数量,奖给油漆工价值200元交通卡一张。而另一家产品,油漆工只要凭“套装漆”包装上的标贴便可直接在促销员处领取奖金,每张10元。这些情况,一般的人们是不会注意的,但在油漆工中间,这是尽人皆知的“游戏”。房主不知内情,必定会被蒙在鼓里,最终身受其害。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的建材超市中,也在使用这种秘密的促销手段推销劣质涂料。

此其一,其二是一些装修公司或设计人员受金钱驱使,也为劣质涂料开了后门。房主在装修中为图省力,由装修公司包工包料,结果使劣质的涂料或建材进了家门。而设计人员指定使用的品牌,有些也往往是大有问题的。

合成板材要留意

除了劣质涂料,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人工合成板材中的中密度板、高密度板和一些细木工板,这些板材中甲醛含量过高,成为家庭装潢中的又一大杀手。这些人工板材大都须在高压高温中压制成型的,因此其中所含的甲醛一时无法散去,有的最长的甚至过了2、3年,甲醛气味还不能散尽。一些家庭装修几年了,木器中的味道还散不掉,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国家规定已经颁布,市民在购置上述板材时一定要注意甲醛释放量这个参数,看看这个参数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复合地板也不例外。市民购买这些建材时一定不要忘记,向商家索取有关甲醛释放量的质监证书。

现在用人工板材制成的家具越来越多。特别是橱柜,已经成为今天家庭装潢中的重要项目。记者多次光顾橱柜市场,但有的橱柜打开一闻,气味的确很刺鼻。听行家说,闻味道是很重要的一个鉴别手段,有刺眼、刺鼻、刺嗓的感觉,就说明板材或涂料有问题,必须提高警惕。好的材料根本没有异味,有味道就不对了。

同样道理,购买现成家具时也要注意甲醛的超量问题。记者最近两次前去上海一家颇有名气的家具商场。第二次回家,发现眼睛和嗓子都有刺痛的感觉。这家商场的家具和家用品的款式很好,都是欧陆风格的,十分诱人,但是,有污染,就太可怕了。记者就此经历请教了上海市建材构件质监站的杨勇同志,他肯定地表示,顾客产生这种反应就说明商品中存在污染。杨勇尖锐地指出,目前,防止污染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竞相削价,而使用了低价低质的原料。杨勇告诉记者说,他去过一些“老总”的家里。这些家庭往往装修得高档华丽,但是他发现,越是高档华丽的装修,产生的污染就越是厉害,出了大钱买污染,这可能是老板们始料不及的。

不止一位行家明确表示:对包括涂料在内的劣质建材的清理尚需时日。在这段时间内,凡是要进行装修的房主,千万要小心,选准品牌,选准商店,对有害健康的建材要作认真的鉴别,否则引毒入室悔之晚矣。

 

(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