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三中校舍幕后的故事

(2011-08-31 13:02:35)
标签:

钟子云

哈尔滨

前苏联红军

普育学校

普育中学

房产

分类: 9.古今哈尔滨

哈三中校舍幕后的故事

  在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与一曼街交叉口有一栋中国古典式建筑,建筑有12根醒目的大红柱子、翠绿色仿琉璃瓦房盖和黄色的墙体,门两边两尊威严的石狮,无不彰显出宫殿般的气派和尊严。这栋建筑就是1923年由中东铁路公司投资建设的普育中学校舍(现哈三中),也是哈尔滨自开埠以来,第一栋单体最大的中国传统式建筑。翻开史料我们惊奇地发现,就这栋建筑本身而言也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自哈尔滨开埠后,哈尔滨城市建筑的风格以俄国或欧洲的模式为主。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极少出现。但值得一提的是,普育中学这样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建筑的设计师并不是中国人,而是由居住在哈尔滨的俄侨设计师彼·谢·斯维列多夫设计。

  普育中学原名叫普育学校,是1923年由中东铁路公司的督办王景春(即王兆熙)倡导创办的。成立之初的普育学校只有小学部和幼儿园部,稍后才有初中部,当时名叫“一区十七小学”。其校舍是借用莫斯科兵营商场的场地(后改为莫斯科商场、东省文博会等,现省博物馆址)。1926年,东省特别区收回办学权,第二年将普育学校改为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并增设了高中班。1928年,新校舍建成后才将中学部校舍迁回现址,而小学部则仍称十七小学,幼儿园则随中学部迁走并仍作为附设机构存在。但到了1934年,满洲国政府出台了“满洲国陆军指导要纲”,开始正式组建伪满洲国陆军,并在满洲地区成立了11个军管区。10月,学校与道外区景阳街第二中学合并,该建筑成为了第四军管区司令部。

  第四军管区第一任司令官由于琛澂担任,管辖滨江省及一旗一市十六个县,总兵员达7200人,后来达到1.8万人。第四军管区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执行警备国境的任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满洲陆军也被前苏联红军缴械。

  第四军管区的最后一任司令官李文龙见前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便准备坐飞机寻求政治避难,但在机场被前苏联红军逮捕,与满洲国其他官员一同被押往前苏联。1950年被前苏联遣送回我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监狱。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决定在满洲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10月初,曾担任过哈尔滨市委书记的钟子云从延安抵达哈尔滨,经与李兆麟协商后,决定由李兆麟同志以滨江省副省长的名义,宣布组建由我党秘密领导的哈尔滨市保安总队。据钟子云同志回忆说:“哈尔滨保安总队的总队部设在哈市南岗原第三中学,王建中任总队长,我任政委,刘铁南任政治部主任。这个保安总队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组织的‘吉黑人民秋收自卫队’为基础和骨干,并派出一批干部要求群众参加武装,使保安总队很快发展到了3500多人。

  1954年3月,这栋楼重新变成校舍,合并到道外二中的老三中迁回原地,但改称哈尔滨第二中学。道外二中则另行招生更名为十三中学。据传,上世纪60年代初,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领导人崔庸健访问哈尔滨时,说他学生时代曾经在哈尔滨道外区的老二中读过书。为表示对那位领导人的尊重,1964年十三中重新改回原名———二中,新二中也恢复老名———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