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唯心北京

标签:
建筑冥想未来城市唯心主义未来世界空间文物保护房产 |
分类: 4.建筑理杂篇 |
背景:
基于专业本能,畅想的落脚点当然是置于咱们建筑业了。
20世纪伊始的现代主义工业大发展,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无比光辉璀璨的阶段。机器高效的同时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代的速度感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紧随高效机器步伐而来的计算机,更使得这种速度感超越人脑想像的极限,时代的发展已经快到了无法预测的程度。历史中几百年的发展跨度,在“工具”的带动下也许会缩短的让人窒息。也许50年,世界会彻头彻尾的改变……
这种改变无疑会导演建筑界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稍作喘息的时间,建筑的时代就完全变化了。那么,当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转化以后,建筑界里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话题: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房地产开发、文物保护等,到底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为了不让话题范围过大,我把思维以地缘为根据,界定在我熟悉的北京:2050年的北京建筑环境会是什么样呢?
畅想: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都,在过去的50年中经历了实验性和戏剧性的发展过程。各种新的可能性都在北京的城市发展中崭露头角,相互交织,推动着向前发展。有的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发展成熟,也有的在适应中逐渐消退。新新消费阶层的蓬勃发展促使消费文化的重要性不断的提升,798,南锣鼓巷,后海,前门,方家胡同等地的商业发展不断的年轻化,前沿话。于是北京在快速的社会大发展步伐中率先进入到了意识高度发达的领域。物质的重要性开始低于精神的重要性。时代赋予了年轻模式以新的内容,人类的生活方式,不仅只局限在物质主宰的世界里,更延到了精神主宰的世界中。
时代的进步和变革反应在了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变革之中。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国家的第一产业建筑行业内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计算机的高度发展为唯心主义世界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作为基本技术工具的建筑软件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设计者不需要通过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来进行视觉建模,指导实际建筑的产生。而是直接由意识来建造,计算机自动捕捉设计者的意识空间,进行模拟,然后自动生成模型。其次,建模技术的进步,无疑使精神世界的建筑设计师职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辉煌了几个世界之久的职业建筑师在唯心世界中已经没有了地位,因为人人都可以是建筑师,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思维,在唯心主义世界的规范指导下自行构筑建筑空间。建筑师仅仅只是提供规范解读的究匠,他的技术功能已经丧失(于是未来我会失业,也许只好转行成为建筑评论员)。最后,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发生变化后,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解读又有了新的概念。空间已经不再是有形围合无形的空间。意识思维在此便可自行构筑出无形的有形来围合无形。于是人类对于物质的界定开始变的模糊。就像之前在话剧中看到的场景一样,每个人的空间如同意识产生的透明水泡互相隔阂。有形的大空间下聚集了大量的无形,相互隔离的空间。视角的物质性功能已经被大脑意识的想象所取代。
建筑业的衰退逐而影响了曾经红极一时的中国领军式行业---房地产,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初的高速发展后,在精神世界里已是穷途末路。人们对由于无序的房地产开发和营销策略吸引而兴起的买房欲望将近消失。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若即若离,再加上国家从40年前开始的对房价的一系列政策,使得房地产开发商以提高商业利润为目的而极力打造的城市,失去原有的商业价值,因为人们自行建构自己家园的意识空间。房奴阶层消失,因为他们仅需要的是一个空间,无论大小,就可以构想着自己有一套符合自己的房子。有的人想要住皇宫般的宫殿,有的人想要绿意盎然的小花园,有的人想要也许只需要一个吃睡的小空间……接着,新的开发阶层出现,即空间产业,开始蓬勃的发展。
在文物保护方面,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低靡,北京占用中心历史街区进行商业开发的现状有所回转。唯心主义世界弱化物质便意味着弱化了金钱的重要性。金钱利益的关系已经不是人们争相追求的目标,转而成为追求精神生活的更高层次。再加上意识思想的大发展,使少数文物保护者的思想得到传播,网络上出现各种老北京四合院和胡同的帖子,人们开始缅怀逝去的历史,并自发的,自下而上的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关注文物保护的热潮。各种相关的NGO组织开始发展强大,他们集结了社会阶层的各种力量开始大规模的复兴文物,建筑界也积极响应,将下一届的中国建筑双年展的题目选定为:北京—下一个华沙。政府方面已经向社会公布了新的政治中心提案,即新“梁陈方案”。政府部门也正陆续的撤离北京旧城,如何对政府搬离后的北京旧城进行合理的功能配置成了当下社会的新议题。
50年前,传统文化精髓的普及范围极小,大多都集中在老一辈,而年轻人更多的关注流行,忽略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意识的大发展,文物保护工作提上生活议程,在世界中蓬勃发展的中国,摆脱了过去的文化卑劣感,开始找到文化的认同性。于是,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中心地位,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专业从起初的困难重重,逐渐发展成熟,构成了占支柱作用的学派,并开始影响世界。书法,中医,史学,古汉语,古建筑,自然科学,传统哲学等专业大集合,形成了影响世界文化史的一门新学科。
回神:
忽然历史跳跃,我又回到了现在。刚才的畅想居然意犹未尽。无法掩饰激动的心情。50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50年也许就等于过去的一个世纪。五十年后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它的发生可以超乎想象,你不必一定要去追究它在未来世界的真实性,只有时间会说明一切,也许它骤然展现在眼前,也许它只是关于未来的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遐想。
想象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脱离现实的束缚,大胆的发散思维。就像1968年上映,库布里克的《2001.A Space
Odyssey》所呈现出的未来世界一样。太空遐想是如此的大胆前卫,但是从50年后的今天来看,遐想的结论又是多么具有说服力。大家可以把我无意中的畅想当成是茶余饭后的点心,品一品,尝一尝,评一评……好就记住味道,觉得不好丢掉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