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黑幕你知道的太少了

(2010-07-30 09:20:00)
标签:

房产

房价

房地产公司

黑幕

房子

省会城市

分类: 13.地产/楼市

房地产黑幕你知道的太少了

 

    经常听到有人讨论房价,对于房价的涨跌是各有陈词,包括中央经济频道也是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房价量跌价滞,豪宅反而提价。于是有不少人就担心房价今后还会涨。


  要是讨论房价涨跌,我不会就此同大家讨论,只是想讲述一下,我的所见所闻,至于房价涨跌与否,大家自己去判断吧。
  
  首先交代一下,本人就职于一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施工已经有十多年了,其间分别施工了众多的房地产项目。现一一道来。
  
  一、某省级出版企业于2001年委托某房地产公司在省会城市一较偏处兴建了集资楼,因为当时不允许单位建房,所以只有通过房地产公司进行集资建房,而且对造价管理非常严格,此项目,我公司施工后亏损。
  
  但此处于八年后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干道旁边。地理位置一下显现优势。原本职工集资二千多元的房子现在市价6000元以上。
  
  二、本省知民房地产开发高在城市国道旁兴建的多层住宅,当时售价为3500元每平方,为本市最高价,面积均较大,每套售价在2002年最低为50万,五年之后此处纳入开发区,原本是国道的道路纳入城市主干道。此处房价一下飞涨,现在已经达到8000元以上。
  
  如果说以前只是房地产开发商知晓城市发展趋势而提前伏笔,部分好的企业为员工谋福利而走政策的边锋的话,那么下来的几起将是政府与官员、开发商一起谋取利益、榨取民众的血淋淋的事例。
  
  三、省会媒体单位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以兴建科研楼的名义申请土地,以较低价拿地,然后兴建职工住宅楼,不管以前是否有房改房分配的房子,只要按资排辈到份了都可以以2600元左右的价格买房子,而此处的房价则是4600元,当然现在则高达6500元,这种情况恐怕全国数不胜数,以各种名义为职工建房,当然这些强势部门肯定是知晓未来城市规划。
  
  因为此处原本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却成了黄金地带,前面修建了城市景观河流,旁边修起了高架桥。当然此处的房子不全是给职工,各利益部门的一把手当然是有份的:电力、自来水、规划、国土等。这些身在其位的人就有了利益输送。
  
  四、某地市媒体单位以XX名义兴建的住宅楼,二层以下办公,以上二十六层则是住宅,各县级单位领导各一套房,面积170平米,而位置则是整栋楼最好的,面朝前方城市主河流,而价格则只有二千每平米。
  
  体制内的人享受到房子,还觉得贵,而游离其外的人。如我本身也是建筑施工单位的人,但是却没有福利房,不得不以5000元的价格买商品房,但我深知房子的造价有多少呢?2700元而已,这还是把所有的费用全部算上。
  
  所以4300时觉得贵,想着到3500时再买,可谁想08年到09年中国的房地产经历了倒个式的变换。
  
  五、此事最为可气,因为省会城市开发新区,新建一个城市群,所以本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本省知民房地产开发高在新开兴建了一批住宅,以2700-3000左右卖给职工,而且小区容积率非常低,环境非常好,这倒就算了,可是您知道吗,半年后地铁线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兴建,而地铁终点就在小区边上,而且规划中的新火车站就在前边不远,作为国土资源厅却利用其优势与民争利,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六、在此省会城市的南郊,政府搞大规模的农民新居,将农民的地征用,然后盖房子补偿,而其中有一片地给了省市检察院,此房地产公司当然乐得做此事,既有名,又有利,盖好的房子当然是集资楼的事实挂房地产的牌子。但一下子将周围房价提高了1000元每平米。
  
  这就是政府的强势部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盘剥纳税人的事实,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些事,试想,中央的房产税政策能真正落实吗?这些人可是有三套以上的房产,如果开始征收,他们怎么能接受。所以利益既得者是千方百计的阻止政策出台或者是落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