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看印度“京剧”

标签:
舞剧京剧舞蹈罗摩衍那卡塔卡利印度文化 |
分类: 10.历史/文化 |
这些都和中国的传统京剧有相似之处,说它是“印度京剧”倒有点贴切。但与中国京剧不同,卡塔卡利舞剧的人物脸谱除了涂彩,还在一些部位粘加纸壳面具,使脸极度夸张变形。由於程式复杂,每次都要由专业化粧师製作,演员要平躺在地上叁四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也给有兴趣参观化粧的人提供了足够的观赏时间。舞剧的剧情多取材于印度传统史诗《罗摩衍那》、《摩訶婆罗多》等,常常一演就是一个通宵。
卡塔卡利舞(Kathakali)是喀拉拉邦的骄傲,卡塔卡利舞起源于喀拉拉邦,是集舞蹈、戏剧、哑剧、文学于一身,媲美西方芭蕾的舞剧,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就曾向世人极力推荐卡塔卡利舞蹈。其实“卡塔”在印度梵文里的原意是故事,“卡利”是指舞蹈,合称就是故事之舞。起初只有男子可以表演,后来慢慢开始允许女性表演者参与。卡塔卡利演员的专业训练自10岁开始,每日皆凌晨3点即起练功,需时长达6年;而且每年都得通过进级考试,方能继续课程学习。
合格的演员至少需要12年以上的专业学习才有登台资格。每位演员在表演前,脸部都要浓妆重彩。化妆的材料主要是米糊、绿叶、油烟、颜料和白纸。一次化妆通常需要4个小时!卡塔卡利的舞妆厚度可以达到15厘米,是世界上各民族舞蹈中最厚的妆,这是吉尼斯记录。
卡塔卡利舞强调眼神的流转和手势的变化,演员的表情非常丰富。另一个特点是,该舞的叙事性很强,有舞剧的特点。通常表演的比较多的是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选段。原始的卡塔卡利舞演出前,通常先擂响大鼓,附近林子的人听到后,便点着火把,走过稻田,穿过椰林,循声而来。这种舞蹈不需要舞台,在空地上用芭蕉叶围出一块不大的地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