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子的民本思想看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

标签:
人本管理威信民本孟子文化 |
分类: 11.思维/哲理 |
一.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尊重个人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通过企业建设,培育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情感沟通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低层次,也是提高其他层次的基础。
员工参与管理也称“决策沟通管理”,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不再局限于对员工的问寒问暖,员工已经开始参与到工作的目标的决策中来。(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1.企业说到底就是一个公司的工作习惯和风格。企业的形成需要公司管理的长期积累。(小到每一部门都有其长久形成的工作风格,它是一种传承习惯)
2.企业的作用就是建立一种导向,而这种导向必须是大家认同的。(起导向作用的决定因数是管理者的素养)
二.人性的管理
1.孟子“仁政”管理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礼,义,廉,耻。无恻隐之心非仁也;无羞恶之心非仁也无辞让之心非仁也;无是非之心非仁也。(企业的现状,根源就在管理者无此德行)
2.“情,理,法”是被我国观念视之为管理的最高原则。“情理,法”乃是“仁,义,礼”的通俗说法。(管理者制定的所谓规则.往往犯规的也是他们自己,真所谓:"衣衫褴褛遮不住小小过失,锦衣道袍掩盖了弥天大罪".此是,现企业的祸根)
3.只有合乎人性的管理,才是合理的管理。“情,理,法”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人性化,合理化,制度化”。(利己化,是大多管理者的首要目标)
三.以人为本,真正地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
企业的活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企业管理的中心也是人。“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其关键在于如何在企业建设中具体体现和落实。
内以员工为本,对外以顾客,用户为本。(本位主义是人的天性,但本位的境界往往被管理者所局限于自我)
突出员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要把培养,造就员工成才列为企业发展的目标。
(管理者的个人修养局限“人才是威胁”又有几许人能认识到水在大也漫不过船的道理。)
造就良好的人际环境和企业环境
(有的管理者反其道而行之,好渔翁得利。这其实就管理者德行上的低劣)
四.要真诚地对待员工
管理者真诚待员工,员工也会真诚待你。(不应以施舍的姿态对员工)
五.给员工快乐也是给企业快乐
1.如果员工的工作单调,试试给工作添加些乐趣和花样;(给你乐趣,也是他自己想释放,决不是为了给你快乐工作)
2.对于如何做工作,只给出一些提议,由员工自己选择去做。(让员工充分展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
3.在企业提倡责任并鼓励责任感和带头精神;
4.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5.有大的庆祝活动,别忘了让员工参加;
6.日常闲谈中多表示赞赏,让员工知道管理人员是关心他的。
7.在员工的生日,别忘了给他一份礼物或让其休息。
管理人的亲切随和,笑容可掬,不摆架子,就会使员到管理者的很有人情味。(如此体现管理者的素养,及管理者的人格魅力。)
六.把员工当做朋友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他必须时刻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他需要获得友谊。想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注意加强你所领导的这个集体的凝聚力.
把员工当做事业上的伙伴和朋友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他的自我就会让别人不舒服,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
不要任意摆布别人(如此才体现权威吗?可笑!可叹!可悲!)
不要以争吵服人(有人往往以性格的豪强才能站住脚。贫庸)
正确处理纠纷(有的人是靠制造矛盾,才能达到牢牢抓住权的目的。)
鼓励员工多提建议(你的光芒,会使他脸上无光,从他的内心深处毫无自信可言。)
防止误会(理念的错,要的就是大家不和,渔翁得利。)
面对面的谈话(挖空心思找人与人间的矛盾)
不要吝啬你赞赏(唯我独尊,他人都不肖一顾)
七.平等相助,培养上下一体的工作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挣钱,他们更喜欢那些具有平等,互相尊重的气氛的企业,在这种企业中,领导人和员工,同事和同事之间的友好和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会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会使大家并肩工作,使工作更有效率。
尊重员工
尊重员工首先是尊重员工的言行,管理者应该最大限度地与员工进行平等的沟通,而不是对员工的言行不闻不问。让员工能够在上司面前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尊重员工还表现在尊重员工的价值观,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各自的背景,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会不尽相同。只有尊重员工的价值观,才有可能让他们融入公司的管理理念和企业中。(尊重,是应从尊重他人的人格开始)
贴关怀
‘爱员工,企业才会被员工所爱’“情感维系的纽带”(关爱也需要艺术,体贴,绝不应是施舍)
精心呵护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理当是员工的保护者.(保护者的角色,更多的体现是怎样去引导人,灌输的是理念,给予的是空间,构造的是平台,拥有的是理解。)
八.体贴民情,关心员工
人是公司得以存在的基础,然而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的。作为一个人,如果当你悲伤时,有人替你分忧;当你快乐时,有人与你共享喜悦。那么你会把他当作你的知己。懂得分享是人性的美。从人作为感情动物的特征来说,你关注我,我也会想着你,如果上升到企业的高度,那么这就会形成员工与公司忧乐与共,共同进退。(人无贵贱之分,尊严是等同的。)
九.领导者的误区
以“压服”为威信的误区。“牛不喝水强按头”,如果你想培养员工阳奉阴违的能力,这到不失一种好方法。
以“高明”为威信的误区。管理者要为自己树立威信,时时处处就要显得比员工高明。其实,这毫无必要。此是错误的把威信理解成了轻狂。这种狂妄反倒是给人一种极端不自信的感觉,把自己降成与员工比技术的角色。(这是极度缺乏自信的表现,人不可能事事精通。要对什么都理解那只能是自我的吹嘘。)
以“神秘”为威信的误区。威信来自于距离,管理者以“神秘”的面目出现在员工面前,恰恰此故弄玄虚对己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以“说教”为威信的误区。言多必无信。
以“刚愎”为威信的误区。有缺点的人能不能树立威信?当然能。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缺点和错误的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从一个人看待别人的错误方式上可看出他是否宽厚;而从他对待自己错误的方式上则更可判断他是否独立与坚强。能对个人行为负责的人是一个合格的人,而能对群体责任主动承担的人便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十.不做好好先生,该硬则硬
软硬兼施,才是最佳手段。
主动接触那些弱者们,用心真诚地关爱,使他们的小小空间也能体会到温暖,尽管这也许很微薄,但对一个处于风雪中的人来说,一根火柴足以点亮心灵,况且,它或许能点燃,引发更多的热源。
适当保持中立
对于企业人际关系中出现的摩擦与冲突,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但有时适当的保持中立,沉默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敢对员工说“不”(怎样说“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人生最难掌握的是如何说好“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