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同样有不少乞丐。

芝加哥最常见的是老年乞丐。冬天,他们身穿不足御寒的破旧衣裤,老头戴顶过时的旧帽,老太太披条杂色围巾,三三两两蜷缩在街心公园或立交桥头瑟瑟发抖;一见行人走近立即伸出颤抖的手,用一种“沉默”的方式乞讨。

纽约中央公园假山后的树丛旁、拱桥的涵洞里更是乞丐喜欢栖息的地方,被美国人戏称为“无家可归者的天堂”。即使在华盛顿白宫前的长椅上也常躺着衣衫褴褛的乞讨者。

不少中青年乞丐乞讨的方式是举着牌或胸前挂块厚纸板,上面写着“寻求帮助”、“我要钱”、“无家、饿、帮我”之类的文字。一天傍晚,我走在曼哈顿的大街上,突然,一个男子转身朝向我,敞开的衣襟内露出一块纸牌:“退伍军人、无家、我要钱!”

我曾不止一次听说过大街上发生的抢劫案,吓得心怦怦直跳,无暇去想他的真实身份,赶忙掏出早已准备好的5美元,直到身后传来“
T hank you”才让我稍感平静。

美国还有一些变相的乞丐,你开车出去,十字路口遇到红灯,便会有人一手拿着盛水的可乐瓶,一手拿块抹布,迅速地替你擦几下挡风玻璃,随即向你要钱。车站、码头、地铁入口处或超市门前,一些卖艺行乞者或弹或唱或跳,有的是出自对艺术的爱好,有的是用这种方式解决温饱问题。

美国还有一种超级乞丐,他们有住房,衣食不愁,没有酒喝的时候,就在行乞的牌子上写着“我需要啤酒钱”、“请给我一瓶啤酒”,有趣的是酒丐行乞所获远比其他乞丐多,因为美国人认为乞食的太无用,连起码的工作都找不到,而酒丐只是暂时困难,救急不救穷嘛!

美国乞丐不少,也就出现许多为乞丐服务的机构。为了救助最贫穷者,加利福尼亚州的伯莱克发行了一种换取物品的“慈善券”,代替现金散发给乞丐,券上印着“可换食物、汽油票或支付洗衣费,但不能用来购烟酒,也不能当现金使用。”

为了提高乞丐的乞讨能力,纽约还办了个“乞丐学院”,学制6晚,收费100美元,前4个晚上学习行乞的理论知识,后2个晚上到街头实习,院长亲自在旁边进行观察,指出不足的地方,并加以辅导。据院长介绍,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每月可乞到2000—4000美元。

35岁的洛杉矶企业家米克·普拉布林还推出了《行乞套餐》一书,包括行乞指南、行乞装备和行乞衣物。该书作者保证任何有志于行乞人士只要熟练掌握书中理论,配备必要的行装,保证每年可乞到3万美元左右。

行乞界甚至还产生了一些不同凡响的人物,如乞丐头目南哥丽芙姬对群丐说:“富人靠积累财富去旅游,我们可以靠行乞去旅游。”

她的倡议得到众丐响应,于是,她组织了一个189人的“乞丐旅游团”从纽约出发,第一站到意大利,继而是法国、德国、挪威、瑞典和芬兰,前后240天,其中行乞141天,实际旅游99天,这群身无分文的乞丐们竟潇洒地饱览了各国的秀丽风光和名胜古迹。
(便于博友阅读,特此精选链接)[图片欣赏系列]
便于博友阅读 特此链接[老照片系列]
性暴力猖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从世界小姐身着民族服饰观各国文化!
人体透视图拍成的奇幻作品
装腔作势的空气吉他赛日本:红灯区战前已有之 惨无人道的印度童婚[组图]
美国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贫困美国家庭真实生活[组图]
视觉冲击:感受岁月的无情流逝
麻风村病人的真实生活 真实记录巴西监狱生活
心酸!深圳高楼大厦是这么起来的......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6·26”国际禁毒日
震撼盘点全球大胆吃客——人什么都敢吃!什么都要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