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 哥廷根在哭泣

标签:
哥廷根哥廷根大学小城雕像街道德国季羡林文化 |
哥廷根
“哥廷根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住了10年,时间之长,仅次于济南和北京。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甚至一草一木,10年来和我同甘共苦,共同度过了将近四千个日日夜夜。……哥廷根是个小城,全城每一个角落似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古城墙上高大的橡树、席勒草坪中芊绵的绿草、俾斯麦塔高耸入云的尖顶、大森林中惊逃的小鹿、初春从雪中探头出来的雪钟,晚秋群山顶上斑烂的红叶,等等。这许许多多纷然杂陈的东西,无不牵动我的情思。”——摘自《留德十年》季羡林著
季羡林于1935—1945年于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求学,10年的光阴让大师对于这座德国小城充满了浓浓的感情。大师将哥廷根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而这座小城,那夜,为大师哭泣。
哥廷根大学一景
哥廷根位于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是一座只有约13万人的小城。1935年季羡林抵达这里留学时,该城只有4.6万多居民,1945年离开时也仅有7万余人。
处处都是风景
令人欣喜的是,与季羡林当年几乎孤身一人远赴哥廷根求学不同,现在中国有关方面与哥廷根的交往已非常密切。哥廷根的官方介绍网页甚至已经有了中文版。哥大与南京大学的校际关系已达25年,而在哥大留学的中国人也已近300人。“很多人是因为季羡林的名气而来,而哥大也的确是德国一流大学。
哥廷根美丽的房屋
哥大新闻处官员贝阿特·亨切尔女士说:“哥廷根大学希望出现更多的季羡林,他不仅是哥大目前最年长的校友,他的成就更是哥大的骄傲!
雕像牧鹅少女
童话之路的中心─哥廷根是格林兄弟教授学问的地方,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所在地,超过30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此求学。这里又是著名的童话《牧鹅少女》的故事发生地,旧市政厅前,牧鹅少女铜像是每位博士毕业生都会亲吻的对象,这座存留中古世纪风情的城堡,除了本身頗具吸引力外,在传说色彩浓郁的街道上漫步,別有一番风情,到此一游不虛此行。
哥廷根漂亮的街道
色彩丰富的建筑
干净的城市静谧的街道
哥廷根大学一景
美丽的草坪和充满活力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