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令世界惊叹的“压力差”学说先搁一边

标签:
建筑建筑房地产楼市方案压力差 |
分类: 13.地产/楼市 |
7月14日,距离上海一幢在建的13层楼房发生楼体倒覆事故发生已经18天了。在过去都18天里这里可成了“著名旅游景点”,人们纷至沓来,来看看这个被网友戏称“世界第九大建筑奇迹”上海莲花河畔景苑的倒塌楼房。目前倒楼的原因也基本的查明,其倒塌的原因尽管来自方方面面,但总的来看,问题还是集中于地基部分——主体结构没有大的损坏,结构构件没发生大的断裂和扭曲,甚至连玻璃都没有碎。从中我们也看出了,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还是非常好的,也值得肯定。
根据上海市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建楼房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原结构设计符合要求。一时之间,民众皆哗然。“压力差”一词迅速走红于网络。这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词语,到底“压力差”是何方神圣,能把13层的楼给“压倒”了。对于这问题,人们更是众说纷纭。
从事故现场的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一点就是倒塌的楼与其后排的建筑只有很小的间距,楼的高度和建筑间距也就是一个1:1.2间距,可能还稍微的大一些。在目前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开发商能做到这些,看来他们也是把业主的利益考虑了进去,不是一味的追求利益,如果规划的间距在小一些的话,那这场事故就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后排的建筑也会随之倒下。如果7号楼在倒塌的时候上部的结构发生破坏、整体发生断裂和扭曲的话,这样也会殃及池鱼,7号楼身后的楼也会受到破坏的,而且这样的断裂和扭曲产生的力会非常大,对后排的楼会产生极大的破坏。结构没有发生断裂这也说明上部的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正确,材料的质量也是很好的,从而保证了结构的完整和坚固。从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全盘否定,也得给与肯定,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开发商也是想打造一个大间距的景观小区。创造一些景点,这也许是楼盘的卖点,也给业主创造了一个好的坏境。
但是,就是因为某一个小环节的失误就导致了这样事故的发生,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始策划到最后的竣工,中间要经历很多步骤,地质的勘探,设计以及施工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都决定着这个项目的成败,如果中间有一个环节出现疏忽整个项目都会功亏一篑,出现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倒楼这场事故可能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例子,以前的环节都没有问题,但是就是施工的一个疏忽,导致了楼体的倒塌。使开发商和业主都遭受了损失。
到目前为止,以不是讨论大楼倒塌以及压力差的问题了,大楼静静的躺在那已经是事实了,也不能把它扶起来继续出售。现在重点的是业主经济赔偿问题,这才是最重点问题。这一问题更是业主最关心的,最需要政府出面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政府也曾公开表态,要保护购房者利益,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开发商、冻结其资金。但到了最关键的索赔环节,却令人难以置信地沉默起来。
我们应该关心这件事的处理方案,因为这不仅仅是个合同违约,更是一个公共事件,事件的解决应体现社会公正。相关部门不能因为所谓的民事行为“意思自治”而坐视不理,应当积极干预,这样才能修补事件对于社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