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亭里 ,气韵流芳

(2013-08-03 13:34:20)
标签:

绍兴

兰亭

王羲之

江南

文化

分类: 在路上

兰亭里 <wbr>,气韵流芳    兰亭,书法界一座耀眼的丰碑。

    第一次踏上兰亭,就被它清新雅致的环境所吸引。江南特有的葱绿青翠在这里一览无余,而且是那样的韵味无穷,仿佛一支苍劲的笔锋在无形的挥洒着不尽的灵性,空气里一股豪气在飘荡。关于中国书圣王羲之和著名的《兰亭序》在这里曲水流荡,幽香雅静的散发着清凛的墨香。耳闻“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事也。。。”,尽管中国的书法在王羲之之后不断地被世人弘扬发展,作为书圣,王羲之永远都占据着他独有的位置。

 

兰亭里 <wbr>,气韵流芳
    琴棋书画诗酒茶花这八个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代表性的概括,每个字的背后都有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故事。而书法艺术在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作为一门汉字书写的艺术,与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说,书法的历史与文字的历史是密切交融在一起的,而且对后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书写着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从甲骨文、象形文字,到成熟的文字正式出现,书法艺术便在中华大舞台上,演绎了一出又一出活剧,一代又一代的名家缤纷登场,挥洒着不尽的灵性,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佳作,关于书法的趣事,此中雅乐自在爱好者的心中。

 

兰亭里 <wbr>,气韵流芳
    鲁南古城秀,琅琊圣贤多。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山东琅琊人(临沂),因仕途不畅,称病去官,在父母坟前发誓弃官绝禄,作誓文明志,从此优游林下,穷诸名山,不问政事,专攻书法,进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彪炳千秋的“书圣”。王羲之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改汉魏端庄书风,清朗俊逸,开一代风气,光耀千秋。白墙青瓦,竹影摇弋,月色朦胧,清风席窗,几案边长袖舒广,墨韵飘香,一卷尘封数年的《兰亭序》摹本,一页发了黄的线装书,一双精致慎密的绣花靠枕,一个饱经苍伤、噙泪忧伤的多情才子。。。

兰亭里 <wbr>,气韵流芳    在江南,相遇兰亭,古巷幽幽,乌蓬轻摇,书韵悠然。《兰亭序》是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与朋友修时的得意之作。他们临流畅吟,赋诗言志,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赋予了现实的心态。通篇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共28行、324字,章法布局浑然一体。其中“之”字最多,达20余字,变转悉异,全无雷同,如有神助,为书法传世之宝。可想当年青石板路,竹门半掩,轻推而入,一阵墨香袭来,一股豪气飘扬。我嗅香而来,听吟诗作赋,闻丝竹妙音,你温润儒雅,为品书法叙谈。清酒、竹影、庭院、夕阳、牧笛,举杯微饮,酒意阑珊,手捧《兰亭序》轻吟“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

 

兰亭里 <wbr>,气韵流芳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他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草、行杂体,如清风出岫,明月入怀”。对书法的思念,我想爱好书法的人们总会停留在《兰亭序》那斑斑的石碑上,不会说道别,春花秋月过,度过酷暑,寒冬里依然披衣独坐窗前,看远山巍峨、星云涌动,低观墨迹已干,当年的《兰亭序》早已飞入红尘,不知踪迹。朦胧中,又闻脚步轻盈,铿锵稳健,踏过了世事的无常和悲怅的苦楚,手中依然捧着墨香幽然的书页,漫步在江南古巷。空气里的墨香和着江南特有的柔情,温润了古城,一切都变得温柔可爱。会做关于江南太多的梦,曲水流荡,流不尽的是浓浓的文化气韵。
兰亭里 <wbr>,气韵流芳
兰亭里 <wbr>,气韵流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媚色 如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