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我被聪明误一生”?

(2009-06-14 15:24:21)
标签:

聪明人

愚笨人

聪明的错误

愚笨的错误

大智若愚

杂谈

分类: 管理

    《说文》曰:“聪,察也”。《书•洪范》曰:“听曰聪”。《老子》曰:“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常曰明”。《韩非子》曰:“自见之谓明”。聪明是指耳聪目明,明察事理;智力天资高,有智慧才智。因聪明与否,世界上的人,大体可以分成两类:聪明人和愚笨人。知人知己者是聪明人,不知人不知己者则是愚笨人。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照理说,聪明人是不应该犯错误的,犯错误的人应该是愚笨的人。但事实是聪明人和愚笨人都会犯错误,而且聪明人还往往更爱大错误。以至像苏轼这样的聪明人,也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东坡续集•洗儿》)。这是何故呢?

第一,一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自我判断与他人判断大相径庭。世界上的人虽然不会人人说自己是聪明人,但一定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愚笨的人。人都爱自作聪明。没有人会因为自以为愚笨而犯错误,而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因为自以为聪明而犯错误。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正是最容易犯错误的人。正因为这样,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

第二,一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事先判断与事后判断或主观判断与客观判断大相径庭。自我判断是一种主观判断,事先的判断;他人判断是一种客观判断,事后的判断。就如以成败论英雄一样,一个人是否真正知己知人、知己知彼,是否是真正的聪明人,多半以结果来判断,用事实来衡量。犯大错是做大事造成的,愚笨的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犯大错。所以,历史上犯大错误者都是聪明人。

第三,一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一个人始终做到知己知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己”是变化的,“彼”也是变化的。过去知己知彼不等于现在还知己知彼,现在知己知彼也不等于将来还能知己知彼。更何况彼此往往是博弈的双方,双方的局势、态势、形势都是随时随地变化的。所以,已经被事实证明做了正确的事或成功的事的聪明人更容易犯大错。聪明一世还难免糊涂一时呢。昨日的聪明很可能成为今日愚笨的原因。昨日的成功往往导致今日的失败。

所以,聪明人与愚笨人都会犯错误,都可能因聪明而犯错误,或因愚笨而犯错误。聪明人因聪明犯的错误肯定比因愚笨而犯的错误要大,而愚笨人则因愚笨而犯的错误要比因聪明而犯的错误要大。聪明人一般是不犯小错只犯大错,而愚笨人则是不管小错大错都容易犯。所以,聪明人犯的错误一定比愚笨的人要更大。

管理中,要防止聪明的下属因聪明而犯大错误,也要防止愚笨的下属因愚笨而犯大错误;要小心聪明的上司因聪明而犯大错误,也要小心愚笨的上司因愚笨而犯大错误。相对而言,要防止愚笨的人犯小错,更要防止聪明的人犯大错。

要避免犯大错,就不能做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而要做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做一个真正知己知彼的人,做一个知道自己尚有“愚笨”之处的人。要避免犯大错,一定要正确判断你的上司或下属到底是比自己聪明,还是比自己愚笨。在聪明的上司或聪明的下属面前不要去犯聪明的错误。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不会在聪明的上司面前犯聪明的错误,而很容易在聪明的下属面前犯聪明的错误。领导总是错误的认为自己比下属来得聪明。所以,真正的大错误就是在聪明的上司面前特别是聪明的下属面前因聪明而犯的错误。

其实,大部分人之间的聪明程度的差异是不太大的,避免犯大错误的最好办法是大智若愚。真正愚笨的人是自作聪明的人,真正聪明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