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浅谈《热爱》苏有朋三:七疯子论
(2009-04-26 15:50:58)
标签:
榴莲疯子角色热爱苏有朋娱乐 |
我说苏明涛这角色像颗大榴莲,是有感于从五阿哥到朱允,中间的角色虽不算多,但足够让我发觉到,真的并不是每个角色都是苹果或橙子这种一年四季都有丶大家也基本不会抗拒的水果。有水果如榴莲,味道极其浓郁,喜之者超爱,恶之者掩鼻。苏明涛这角色,对比苏有朋以前的角色,也许真的极端如榴莲,加上那剧情和对白,能理解为啥有些观众难以喜爱之。
本文原为博客和百度的留言,综合整理后发为正文
是每个角色都是苹果或橙子这种一年四季都有
我说苏明涛这角色像颗大榴莲,是有感于从五阿哥到朱允,中间的角色虽不算多,但足够让我发觉到,真的并不是每个角色都是苹果或橙子这种一年四季都有丶大家也基本不会抗拒的水果。有水果如榴莲,味道极其浓郁,喜之者超爱,恶之者掩鼻。苏明涛这角色,对比苏有朋以前的角色,也许真的极端如榴莲,加上那剧情和对白,能理解为啥有些观众难以喜爱之。
这次《热爱》的苏明涛,于我,是一份意料之外的感动。
说这话绝对不是否定苏有朋以前作品的意思,只是觉得在过去饰演的角色身上,或多或少都会看到本人的影子。哪怕是生气或深情,笑或哭,有好些套路的表情和“出戏”的小动作,随处隐约可见。这次演的一苏明涛,找不到明显的“出戏”的痕迹,但又并未觉他演得浮夸。大半部戏看下来,深深觉得他的演技平实了许多许多!尤其在26集,与寒秋石阶洗手那一段,配上那景色丶配乐,更是深深打动了我。
角色虽不算多,但足够让我发觉到,真的并不
看来有些情绪,真的要有一定历练才能演绎到位;眼神,骗不了人。
承接前段所提“看不到苏有朋的影子”此大前提,我以苏明涛为出发点,认为一些观点所说的夸张,到底合乎角色思路。我认为苏有朋对几个疯癫“阶段”的界线拿捏得很不错,演得颇为分明,很难想象这部戏是在这么短时间内拍摄完毕。
老实说,我看有朋以前的电视剧,常常有感:“你有必要演得那么夸张吗?”,只是环观同场演员,又觉:“算了,你还不是最夸张的那位”。事实上,我一直认为苏有朋把握不到如何演好“生动”的表情,未能把大喜丶大仇丶大怒等情绪演“到位”之馀不显浮夸。他比较擅长演一些纯粹靠眼神出戏,比较淡一些的情绪,比如“深情款款”之类的。
本文原为博客和百度的留言,综合整理后发为
而同样是夸张,容易让人联想到杜飞这老好人。只是杜飞的夸张,就比苏明涛简单多了;杜飞基本上算是个单调的角色,演员只要把握好夸张和内敛的尺度,就可让角色在芸芸悲剧人物中,轻易突围而出。但是这次演的苏明涛,是“四色”,而且还跨年龄、跨“病况”,演员不但要把握好夸张和内敛,还要锁定四个阶段的界线,否则稍有偏差,既不连戏,也会落成所谓浮夸。
角色虽不算多,但足够让我发觉到,真的并不
总体来说,我认为苏有朋的三:七疯子论,疯狂清醒,适时适量,贯穿驰骋。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928d510100db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