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属于我的怀旧9

(2019-05-20 12:41:18)
分类: 泉的心情
说起我学生时代的学霸事迹,值得一提的有:
没上学前早慧,能把我姐的小学语文课本全部朗读下来,但我妈顾忌我体弱,就是不让我上学。
待我终于上了小学,自然是太简单平蹚,不学都会。当了“大队学习委员”,三道杠。
中学考进省重点,学霸云集,考不了第一了,在第三至第五名间徘徊。
考大学时仍考了全校第三,是黑龙江省考进北外的第一名,比其他人高20分。那时候报北大要去石家庄军训一年,不喜军训就没往那想。
进了北外不思进取,成绩沦为中不溜。
倏忽毕业,学校对我说,有四个“边疆”省,包括黑龙江,学生不能留京,除非有“支边证”。我家办不了支边证,看来只有滚回边疆去。当时我的男朋友,就是今天的壮爸,为了把我留下,指示说:考研吧。
很不想再考试的我,去教务处打探了一下保送的可能性。结果一打成绩单,赫然有个刺瞎眼的C,原来是倒霉催的大一学的“中国革命史”,当时嫌烦不好好背,苦果在保送时才知道。有C不能保送,彻底断了念想。
于是在大四的上学期,我拿出了高中苦学的精神,准备考研。这大学上的,到快毕业了,才开始好好学习。
好在我发现自己的基本功未废,只需要刻苦努力。专业课考三门:英语、英美文化概论、澳大利亚研究(为了考上研究生,我报了自认为最好考的澳研)。英语不用准备,靠基本功。其他两门,我靠通读专业书籍,融汇贯通,然后自己押题。我给自己出卷子,把答案整理好。
这三门主课,我只投入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另四分之三都用来备考两门副科:二外和政治。
倒霉啊,我那么讨厌背政治,却又不得不再来一遍马列哲学革命史,简直是报应啊报应。
二外就更别提了,我学的是日语,没好好学,什么也不会。一打听,日语在考研二外里是最难的语种,往届考生都考不到80分。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拿出了世上最苦学的办法:抄书。抄到一半,却又听说考研用的不是我们的教材,是另一套教材。晴天霹雳,我赶紧扔了手中的书,把另一套教材买了回来,抓紧自学。
每天都坐在图书馆,又抄又背到关门。每周五学校食堂有舞会,以前我经常在食堂黏糊糊的大厅里跳舞。可在大四那考研的半年,我像老僧入定一样牢牢地钉坐在图书馆桌前,两耳不闻窗外事苦学。耳畔传来“蹦擦擦、蹦擦擦”的舞曲。
在冰冷的大教室里,穿着羽绒服哆哆嗦嗦地考完了试。考完回家过寒假,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在脑子里回忆考题算总分,算来算去,觉得自己能考上吧。
回到学校得知:我考了那届北外研究生的第一名。比第二名高40分。专业课遥遥领先接近满分,日语也考了85分。这个成绩太牛了,把澳研的老师都乐坏了。以前都是考不上美社、英社、翻译、文学等专业的学生才考澳研,这回是第一名的学生来学澳研。
这是我学生时代的最值得骄傲的成绩了。
研究生期间,因老师们都对我垂爱有加,我重新捡回了学霸自信,以全A的成绩毕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AP中文考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