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妈论英语学习86:没事别老发明方法——简评徐火辉的原典法
(2017-07-19 15:01:20)分类: 各类英语学习法批评 |
中国人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的观点乱用乱批。
“逃离神庙”号称用习得法,实际上用的是学得法。号称克拉申式窄读,但不理克拉申拼命强调的兴趣和“i+1”。但“逃离神庙”这人有个优点是听得进去批评,肯改进,我对他没有太大意见。
还有一个貌似倡导习得法的“原典法”,也提克拉申,但否定他的“可理解性输入”核心理论。原典法的创始人徐火辉,写过一篇干货:徐老师详述“不求甚解”,文章说:
Krashen 的可理解输入的假设,不能说全错,它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把它当做全部真理,那就错了,而且可能产生误导性。自顶向下地分析,这大体是一种意识高层的认知,对潜意识底层加工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被诱导成巨大的负面干扰作用。——高层并不代表真正的“高级”,底层也绝非低级,底层往往是最精妙的、最复杂的,最高级的,最神奇的
对于语言学习,“理解是关键”(Comprehension
is the key)是学术界共识好不好?
要颠覆共识,请发表论文,接受学术界的挑战。
而不要向普罗大众斩钉截铁地宣传自己的非主流观点,不要那么自信,动不动就整出一个“法”来。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如果宣传的都是大家公认的观点,例如听说领先啊,读原版啊,听有声书啊,就别“典”啊“典”的号称自己发明了一个方法。那些分级读物和章节书,它们的作者自己都不敢说自己创作了经典,“原典法”给它们封了“典”了。
至于婴儿学语言,也是“可理解性输入”的原理。但凡婴儿学会了的,都是他理解了的,不理解的,都被婴儿“置之不理”了而已,他们可没在那“赏音”。而且,婴儿只关心影响他生存生活的那点事,学什么和他想干什么密切相关,别的都忽略,而并非有什么“不烦躁”的优点。关于婴儿学语言原理的语言学书多得很,随便看几本也不会否定“可理解性输入”。
学术界对于观点的辩论是深入的、长期的、不留情面的,主流观点经过了常年的挑战,是比较可靠的。我们这些非语言学家的业外人士,只需采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按照公认的理论来执行就行了。我自认没有发明方法的能力,我只是在科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