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妈论英语学习55:大孩子怎么办(5)

分类: 壮妈论英语学习 |
这篇讲“多管齐下”中的第三条:分级读物。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在入门阶段,分级读物有“拼读类分级读物(Decodable
readers)”和“非拼读”分级读物两类。
为母语学龄儿童编写的拼读类分级读物,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即:母语孩子五六岁时,在能听能说、但还是文盲的情况下,通过读分级读物练习自然拼读,从而学会自主阅读。
这种分级读物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一个大问题:中国零起点学生没有听力词汇储备。人家母语孩子大脑里已有词汇的“音”和“意”的储备,只要通过“解码”念出单词读音,就能够理解意思,而我们的孩子不行。
基于此,我认为零起点的孩子不要急于学自然拼读,也不要急于练习跟读、朗读,先把重点放在积累听力词汇上。
即:先不要拿拼读读物下手练拼读,先拿“非拼读类”读物,尤其是故事类读物(fiction)做听力理解。
选取故事性强的分级读物(如《典范英语》)听录音,看书。当故事听,只是听。
也可以拿像《丽声百科万花筒》这样的像单词卡片一样的图文对照读物,迅速扩充词汇量。
当听力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后(听了几个月或半年了),再开始学自然拼读。
小结:对于学自然拼读,我有如下建议:
1)我反对跳过“听力积累”阶段,直接学自然拼读的做法。我认为这样学了也没什么用。
2)对于8岁的孩子,我建议学自然拼读,尽量走先“磨一阵耳朵”再学的路线。孩子年龄大了,时间紧迫,就不能像小孩似的踏踏实实磨三年耳朵再进入阅读了。磨几个月或半年就赶紧学吧。
3)在半年内,模仿小童“亲子阅读”的方法,拿分级读物进行听力输入。只不过,8岁大孩子不像小孩那样需要家长的朗读,可以自己听,家长“陪听”就可以。然后,报班学自然拼读,同时自己在家用decodable
reader练习。注意:拼读读物不能代替教材。自然拼读还是需要老师或有能耐的家长系统教的,拼读读物都是用来练习的。
4)如果孩子已经10岁,已经开始阅读且已经学了音标,我个人建议,就不用学自然拼读了。时机已过,再学意义不大。
对于如何综合运用分级读物,我的建议:
1)把拥有的多套分级读物打散进行自己的分级。把水平差不多的书横向整理好。这样,孩子在同一级别就可以阅读得更多。
2)学过自然拼读后,把手里的多套整理好的分级读物分成两大类:“用来听读的”和“自主阅读”的。“听读的”比“自主阅读”的难上一个年级。
3)两类分级读物同时进行。“听读类”用来先听录音然后练习跟读。一马当先领路。“自主阅读类”不听录音,专门练习自己解码朗读。
4)分级读物不是教材,不用精学。把它们归为泛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