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壮妈论英语学习41:编辑做的录音整理

(2015-04-16 04:59:32)
标签:

育儿

分类: 壮妈论英语学习
在写书之前,我和编辑长谈了几次。编辑特别有心,有一次他把我和他的谈话录了音,又打字整理了出来,给了我。他的目的是为了向我说明,我平时讲的话挺好理解的,而我一写书就像个学究,竟板着脸写些枯燥的东西。他想帮我找到促膝谈心的那种感觉。后来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于是书折腾了许久,解决方案是把枯燥的理论阐述都删了。现在我看着这篇录音整理稿,觉得也有些价值,我就把它发表了吧。能从一些侧面表达我的观点。

 

盖老师录音整理四段:

1

髓鞘化在儿童期是最快的,它搭建链接、传递速度最快。

一个成年人是区分左右脑的,有语言区和逻辑区。但小孩是不分左右脑的,所以就是一个侧化的原因,儿童大脑可塑性强,他没有被侧化成左右两个脑,四通八达,髓鞘脑细胞在哪儿都是可以链接的。

怎么链接呢?存储声音的这个细胞,跟印象中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概念的那个细胞,它必须搭起来、链接上。链接上就可以产生直接的反应,下意识的,不用想就能反应。比如说小孩听到“水”这个词,就是water,立马就能想到water,想到了一杯水或河水什么的。小孩就是靠这种直接的链接。我们大人没有这种直接的链接,是通过汉语翻译过去的,中间多了一步,那就不能直接反应。小孩的时候,这种链接的可塑性特别高,然后到了13岁以后,就不行了,可供链接的细胞就没那么多了。

有一个新发现说大脑为什么这样设计:因为大脑默认到青春期的时候,语言已经学完了,如果再把这么多功能投到语言学习上,太浪费能量,这种能量消耗是特别大的,占到大脑的20%。所以青春期以后,大脑转为开发逻辑思维去了。这就是大脑皮层把语言设计的这些优势,转移到别处去,不让它浪费,就是有点儿进化论的意思。

 

2

习得是最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为什么呢?第一它是最自然的方式,它本来就是在研究儿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是因为儿童的大脑,适合习得,上面已经说了,你看他就是这样发育的,所以他适合习得。

习得是内隐式的学习。儿童的大脑本来就适合内隐,这是硬件。还有软件——软件就是他的学习方式,他怎么学习的,他怎么储存知识……内隐式学习,实际上就是习得式学习。

语言学家已经把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小孩学习都是隐性储存,采取内隐式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所以他寻求习得大于学得。

实际上,区分显性和隐性特别有意义的,因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储存在大脑不同的区域。就是说隐性知识是能力,储存在他的程序性记忆区,跟你骑自行车一样,你不用想,已经成为你的能力了。显性知识,就是关于英语的知识、语法等等,储存在陈述性记忆区,就是在显性的区域。大脑不同的地方,区别多大啊!

小孩当然也会有大脑位置的区别。长大了,学了数学,把数学存储在显性记忆区了,就是陈述性记忆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大脑受损伤了,被撞了什么的,他把自己是谁都忘了,记忆力全失去了,但是他还会说话,因为他说话的能力都已经存储在能力的记忆区。实际上,他是把凭记忆力记的这些知识给忘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大脑受过伤的人,他可能连外语基本都不会说了,就是把语言区给弄去了,但他居然还记得一些语法规则什么的。知识区和能力区,是大脑的两个不同的地方。

那么就可以证明,小孩说进行的学习,是他习得的,搁到隐性记忆区,就是能力区了。实际上大人学的,通过语法翻译法学的这些东西,实际上储存在知识区,这是非常不同的。因为如此,小孩更应该用习得学习,直接进语言区。

小孩为什么“三岁起点说”,也就是这个原因。通过脑的核磁共振,科学家发现,如果你学的特别早的话,实际上小孩的外语语言区是跟母语区是重合的,在一个区域里。你学得晚就成了两个区了,就是大脑另批一个地方来储存。除了这两个区以外,有的还被大脑记载在其他地方。也就是从生理上来说,不同年龄学得的语言知识,储存在大脑不同的地方,这也证明了英语在几岁开始学是有关系的。

 

3

刚才讲了半天,都是在讲,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不同,和不同能力储存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因此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对显性知识的处理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记住,而对于隐性知识的处理是自动化的。区分显性和隐性,实际上就是区分学得和习得。

还有,显性学得是有意识控制的,隐性习得是无意识经验自动进行的。内隐式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隐性知识不受智力影响,任何人都能习得;而显性学得正好相反,只有具有那些较高语言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4

二习得实际上是一个很老的概念,40年了,包括北大很多很多教授,都写了关于二语习得的书,只不过大众不知道。40年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没有普及出去呢?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头。然后就像陈琳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们,还觉得中国没有习得环境。在学术界,这几乎是一个没法达成一致的研究方向。

中国人,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甚至于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孩子,都处在痛苦的学习过程中,就是因为这个普及工作做得非常不到位, 40年都没有普及出去,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

平心而论,中国在外语学习的国家里面也很落后。当笑话听吧:你现在到培训机构看那个老师,如果你到了外地,比如到河南那些地方外语培训机构的老师。他们怎么测试,怎么考评?拿中考题考评,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题你做完了,能答的差不多,你就能当外语老师。所以,整个就是低水平的,无论是大学的英语教学,还有中学的,还有培训班,一律都是特别低的水平,课程标准也制定的特别特别低。现在还看低英语,就是说英语教学还在降低,这个状况跟完全没戏了似的,已经水平很差了吧,还往下走。我带过国内英语辩论队优秀选手参加国际赛事,辩论队都是在全世界垫底,连非洲小国都不如的。现在还要往下走。

我觉得特别痛心疾首,真的特别痛心疾首。这种情况,可能以前大家从来不了解,大家都好像在强调外语学习,但是实际上学出来的效果之差,到现在差成这个程度,不找原因,还要再去降低它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非常不科学的事情,没有人做普及工作,也没有人去问什么原因,也没有人去管,我们孩子学的多痛苦,或者我们的外语教学为了什么,以后外语教学的未来在哪里,好像没有人做这些事情。

二语习得的理念也不是说大众完全没接触过。比如很多英语老师,都鼓励学生多听多读,他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为什么要多听多读。多听多读就是习得,这就是理论。明白了习得重要性以后,你就觉得外语就应该往这个方向上努力,而不是仅在课堂上学那点儿知识上死磕。

而且外语学习有个性化,高度个性化的原因。也不是说你不习得,你也学不出来了,你就使劲跟着课堂学,上很多很多班,你也能学出来。我只不过想指出,儿童适合用习得的方法学,这是最短路线!不排除有一些智商高的小孩,他怎么学都能学成。但我们要做的,是把习得的这种更适合孩子学外语的最短路线普及给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