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是挺难变的,正如我前一篇的博客所说的,华裔家长虽去了美国,仍在家庭里实施中国的教育理念,孩子自杀,痛在家长,也罪在家长。
中国的教育理念,其中就有一条: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
把学习定位为吃苦。
这样的理念,才和西方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尤其在低龄阶段。
在低龄阶段,西方人让孩子做孩子,为孩子设计的教学,在趣味性方面,真是想尽了办法。
在英语教学界,因为是教外国人的语言,自然就深受人家理论和文化的影响,虽然教育者本身是中国人,但在理念上,已经脱离了中国人的传统。
比如说,如果在现在的英语教学界喊一嗓子,号召儿童苦学,那势必人人侧目,无异于触犯了行业道德的底线。
手段不重要吗?
如果说买农药的良心是不污染环境,那教育者的良心,就是手段不破坏儿童对于学习的热爱。
应试教育的成果卓著,中学生考试水平不世界第一了吗,为什么大家还诟病它呢?
不是挺有效的吗?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伤了“人”。
让学生背课文做卷子多容易呀,设计各种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多费劲呀。教师的能力和敬业精神,体现在他的手段里。
保住低龄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从事英语教学的业界良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