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回应“逃离神庙”:“习得的帽子”只是为了指导实践

(2015-03-17 00:08:38)
标签:

育儿

分类: 各类英语学习法批评
这次“逃离神庙”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1,习得是个帽子,谁愿意戴谁戴。既然你那么稀罕,你拿走吧。
2,壮妈认为习得是纯洁的,不能掺和学得,任何步骤都得习得,患了习得“暇癖症”,习得原教旨主义。
3,习得需要条件,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4,壮妈的理论是纸上谈兵,我才是实践派。

这些言论对我的观点有很大的误解,我的回应如下:

    英语教学领域有很多理论,各种教学法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教学法的更新换代并不是一种教学法淘汰了另一种教学法那么简单,“过时”的教学法也不是完全没有用了,比如“语法翻译法”这一最古老的教学法,在学习者的高级阶段,讲语法练翻译是有用的,只不过不适合初级阶段。归根结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现有条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法才是正道。

    虽然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于语言是如何发生的认识越来越了解。有些教学法因为违背了认知规律,会造成“费时低效”的结果,还是应该摒弃,或者把它挪用到一个合适的阶段。比如,知道了儿童学英语有沉默期,就不要从一开始就逼迫儿童开口;比如,知道了儿童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先在大脑里建立“音”和“图”的对应,就不要从一开始就学“字”;再比如,知道了语言是存储于“程序记忆区”里的“技能”,就知道了考验短期记忆的“背诵”对掌握语言是低效的。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论对我来说,也是众多可以参照的一个理论而已。只不过,我认为这一理论对指导儿童学英语很有用,所以,我想把它介绍给大家,即做科普。我很想把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主要观点、受到的批评都写清楚,但我的编辑时时提醒我,读者不爱看这些,因此我在书中,也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介绍不介绍,理论就在那里。我不是想创立一套教学法,然后找个帽子戴来宣传自己。正相反,我认为大家应该了解该理论,然后创造性地运用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我设计的路线图和做法,也是仅供参考。我认为外语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应该有自己的路线。

       克拉申只是说:习得更为有效。他都没有反对学得,患上“习得原教旨主义”,我这个照本宣科介绍理论的人干嘛要反对学得呢?

    实际上,克拉申的理论也受到了批评,因为在一些情况中,“学得”和“习得”是不好区分的。比如,当孩子在跟随外教学习时,“学得”了外教讲授的知识。同时,外教滔滔不绝的口语也为孩子提供了“习得”表达方式的机会。那么,你说这种学习是“学得”还是“习得”呢?恐怕两种皆有,不好区分定义。尽管如此,由于中国人学英语严重缺乏习得概念,我认为把习得这一概念讲清楚、拿出来强调一下,还是具有深远的意义。习得概念有助于我们理清英语总是学不好的原因。

    因此,我普及“习得”概念,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外语学习。并不是说,外语学习只能靠习得,非得靠习得,不能掺一点杂质,这都是“逃离神庙”戴的帽子。

    如果“逃离神庙”看一下我的博客,看一下我的书,就会发现我的主张其实就是学得与习得相结合。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龄调整学得与习得的比例。我认为年龄这个因素是很重要的变量,年龄越小则习得的比例要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大,要逐渐加大学得的比例。

    “可理解性输入”是克拉申的主要理论,我当然会贯彻这一原则,不会让零起点的孩子不理解地看动画片。我主张的方法是:先为孩子准备好几百个听力词汇再看,并且根据难度循序渐进。这表面上似乎与“逃离神庙”的想法一样,但我们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支撑做法的理念也不一样。我主张家长从几个方面入手教这最初的几百个听力词汇。一个是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名词指着说”、“动词TPR”的方式教孩子一些日常单词,二是给孩子读一些最简单的读物,孩子只要听就可以,只是积累听力词汇。三是看一些中英混杂的教学动画片,如《巧虎学英语》、《爱探险的朵拉》。这一过程孩子是无任务的、轻松的。而“逃离神庙”的做法是“口袋法”单词卡学单词,孩子是有任务的。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看卡通最好符合习得的定义。对于大孩子,则应学得和习得相结合学英语。大孩子因为进入了阅读,学英语应该多管齐下,看动画、听录音、学教材、读读物,综合学习。光靠看动画背台词是不够快的。

    至于说习得是有条件的,没高水平的妈,没出国游学的条件就无法习得,这是误解。首先,我从不在家和儿子说英语,我俩只用汉语交流,儿子的英语其实是跟外教中教、动画片和有声书学的。其次,壮壮的英语是在国内学的,他并不是到了美国才学好了英语。而是在去之前就学了,到了美国还跳了一级。如果说我们家的情况没有代表性,那还有很多例子,就是妈妈并不擅长英语、孩子也没有出国的经历,孩子照样很棒,超过了壮壮的水平。如果说这样的孩子现在凤毛麟角,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不会涌现出很多。因为只要家长上道了,孩子就腾飞了。

    现在的家长其实都有辅导孩子启蒙的能力。因为在启蒙阶段,英语是很简单的,最初的几百个单词大家都会。读些分级读物的前几级,家长都能胜任。再说,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学。考验家长的,是“知道如何做”和“陪伴”。一旦英语上了道,孩子就可以沉浸在高质量的音视频和图书里自己习得,家长就可以退到幕后只当资源的提供者了。当然,我还建议您在合适的阶段把孩子送到培训班里“学得”,因为“学得”和“习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何时“学得”,何时“习得”,比例各是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学习的阶段而定。这背后的道理,来自于理论,来自于我们对于孩子是如何获得语言的了解。

    了解理论,就是为了指导实践。


回应壮妈为习得正名:习得的帽子您喜欢就拿走!

稍微做一点点介绍,壮妈,17年专业人士,出过书,开过育儿讲座,在做“习得”的科普。

在网上看了我的习得做法后,用她的话说“为了为二语习得正名,我就写了6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评论了他的言论”

基本上来说,认定我是个“挂羊头卖狗肉”,顶着“Krashen这个帽子”,行“传统学得教育”之实。

正名的意思,就是“还习得的本源”,把我的假帽子拿走,以正视听。她认为拥有比我更“权威”的理解。

具体看这个网页:http://www.ebama.net/thread-239471-2-1.html

对她的反驳,更多的在我的博客,有兴趣可以去看。

这里,我再简要论述下我的观点:

第一 我们先建立讨论的基础,何为习得

关于习得和学得的本质区别,我在本论坛专门发个帖子,太长,也不容易理解。
但为了大家理解,我现在把这个概念尽可能说的清楚而直白。

假如你看电影,或读一本书,你只是关注与电影或书的内容,你是以看电影和书的内容为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语言。在这个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你居然连带学会了语言,这完全就是潜意识的行为。

在这时候,你就是在进行习得。

OK,任何人对此有任何异议,就可和我讨论,没有异议,咱们继续。

第二 壮妈认为的习得

壮妈认为的习得,我总结有这么几个特点:

1 习得的轻松,愉快特性 
 见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
2 习得的普遍性,普遍有效,都行
3 习得的简单性,任何人都行,父母不懂英语也行。
4 习得的巨大作用--接近母语孩子的英语水平
5 习得的纯洁性--任何一个步骤都习得,整个习得过程贯穿始终。
  假如习得的过程中,部分包含了学得,这就像一块蛋糕,被掺了杂质,从此,就不是一个好蛋糕了。
  

Ok,详细解释,以壮妈说法为准。

第三 神庙的观点--条条大路通罗马,学得能极大的促进习得

1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得能够极大的促进习得

假如我通过学得的手段,训练的手段,小孩6个月,能看懂卡通,不用汉语翻译,可以欣赏卡通内容了。
那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呢,前6个月,实际是学得为主,不能算存粹习得,但是却为习得,打好了基础。
从第6个月开始,孩子不用背,不用记,不用翻译,就可以欣赏卡通内容了。实现了习得。

你能不能就说,因为前6个月,是不符合习得规范,那么好,即便你6个月后,能够进行习得了,我
一看你出身不正,来历不正,对不起,即便你符合第一条中的定义,我也不能说你就在习得。

我在换个例子来比喻:假如说习得,就是自由泳

我是个教练,我教的孩子,几个月后都能自由泳。
她说,对不起,自由泳不是这样的,必须从一开始就自由泳。

你们那个路子,又是陆地动作,又是摆姿势,又是带背板,再加上魔鬼训练,这就赤裸裸的学得,
即便你会了自由泳,也是个冒牌货。

真正的自由泳是这样的,说罢,就把小孩扔水里去了,按书上说,这是孩子天性就能会的东西。

我觉得这有点太霸气了,人家训练后会自由泳,就不算自由泳,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难道必须走你的路,你才能承认吗?

我想起来小孩下围棋,一个小孩没按定式(固定着法走),走了一步让对方想不到的棋,
另一个小孩,沉思半天,举手了,“报告老师,对方犯规了,没按我的想法走”

2 习得要有条件,不具备条件不要盲目习得

这话谁说的呢,本论坛老萧。
我现在觉得,还是有道理的。我们观察存粹习得成功的例子,实际不是太多。
我自己就是个习得路线的失败者。弄了单词,读了书,然后孩子听卡通,入迷了,进入典型入迷习得状态。

真正接近壮妈说的,本论坛我印象有两位,一个 qiankun3,一个wjp,我是逢人就推荐,
大家首先向这两位学习,因为这两位是真实案例,并且是实践家。

一般来说,家长水平高,善于引导,从小开始,时间充足,纯粹自然习得成功把握会大的。

但过程,绝对不会轻松写意的。其中甘苦,qiankun3,wjp自己知道。

要是那么简单,qiankun3,wjp也不会思考那么多年,写那么多的文章。

3 我不反对整个过程都自然习得,我反对唯我独尊的垄断对习得的解释。

这种情况,我称为原教旨主义,或习得暇癖症。

实际上你分的清吗?所有的小孩英语入门,都或多或少的掺杂学得的成分,鲜有全英的

就像我在本条1中说的,人家通过学得,积极促进,很快会了习得,你就不认为人家是自由泳。

感情,自由泳不是根据第一条中的定义来判断的。而是你说了算。


壮妈聚焦理论,我是个实战派,
我听到壮妈的理论,我只会哈哈一笑,存粹是纸上谈兵。

我会对持我相同的理念的家长说:家长们,小孩子们,注意动作,走,咱们游起,把这动作反复练好了。
这个习得的帽子,谁喜欢就拿去戴吧。

我们不是习得,我们自由泳就是游的比你好。爱咋地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