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解释一下我评论“逃离神庙”的英语班做法的初衷和动机:
我想为“二语习得”这个局限在学术领域的学习法做科普。
“二语习得”这个理论并不新,至今已存在了40年,学教学法的研究生都学过,有的学生提起克拉申的理论来,甚至说是old
stuff。
但是我认为中国广大的、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抱有热忱的家长并不熟知这个理论,而这一理论对指导和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十分有用。
很多产生于草根的模糊理念,如“像母语一样学英语”,其实语言学家早有研究,其成果更值得信赖,我们运用起来也更放心。
中国人总是学不好英语,我认为是整个过程“重学得”、“轻习得”的缘故。
克拉申对于“学得”和“习得”的划分,我认为对中国人有醍醐灌顶的意义。
因此,作为一个从业17年的专业人士和一个家长,我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普及“习得”的理念。
在网上看到“逃离神庙”大力宣传习得和克拉申,我一开始以为是同道中人,就多看了几眼。可是,我发现他的很多言论和做法跟我所了解的二语习得很不一样。为了为二语习得正名,我就写了6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评论了他的言论。我并不认识“逃离神庙”,也无意反对他,一开始我连名字都没有提。现在由于别人的转帖,他发现了我写的评论,连写了两篇反驳,让我回应。
这篇就是我的回应。
我用两句话概括克拉申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习分为两种:“学得”(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
2)习得更为有效。
“学得”,就是我们中国人都非常熟悉擅长的,学单词,学语法。我们中国人还有一招登峰造极的学得方式:背。
“逃离神庙”说:“跟读法不是我的主要方法,我更强调背诵卡通,我不是大粽子。”
我能说背诵是更典型的学得吗?!粽子英语是典型的学得,神庙君的方式是更典型的学得,请不要说自己是习得。
用单词闪卡学单词,靠背诵剧本学句子,强调家长和孩子配合,是在“学得”英语。孩子能看懂动画片了,是“学”会了,那不是通过情境自己“习得”的。
“学得”当然也能学会英语,但是就得强调刻苦、强调努力、强调纪律。因为学得是“有意识的”,孩子在背的时候,不可能不知道是在学英语。背的时候,孩子不但要回忆内容,也要回忆语言。
因为神庙君的学习法是以背单词背剧本为特点的(只不过学的对象是动画片而不是一本教材),所以是“学得路线图”。
“习得”的特点是“无意识”,孩子不认为是“该学英语”了,而是“该看动画片”了。他们只关注内容,而不关注语言。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习得是轻松愉快的,无压力的,没有任务的。从这些特点来看,神庙学习法根本就不符合习得的定义。所以,不要号称自己是习得。
习得不要求父母有高超的英语能力,也不是少数孩子才能运用的方法。事实上,少儿学英语,因兴趣第一的原则,宜习得而不宜学得。习得是应该普及的方法。
我并不排斥学得,不是“习得强迫症”。正相反,我认为“学得”的比例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只不过年龄越小,习得的比例要越大。
至于很多孩子的英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是因为他们上了国际学校、去了美国。而是孩子通过不间断的课外“习得”和持续的课内“学得”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家长为了他们的发展,选择去了国际学校。如果他们的英语没那么好,孩子的对于学习英语的劲头没那么足,家长还真不一定又费劲又花钱地搬家转学,把他们送到国际学校。更何况,去了国际学校的孩子是少数,还有更多仍在公立学校的孩子。如赞赞,她的妈妈告诉我,三年级的他,通过词汇量测试测得阅读词汇量为7000词。如果阅读词汇量到了7000,那么听力词汇量肯定到了9000以上了。
回应《壮妈论英语学习34》之二,条条大路通罗马,神庙的习得路线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a6af20102vqda.html
文章中说:
【首先,他的“跟读法”不是习得,跟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相去甚远,这我已经在前面的文章说过了。】
行文之前,我先纠正下,“跟读法”,并不是我的主要方法,我更强调背诵卡通,我不是大粽子。
但不管怎么说,认为要习得,就不能学得,患上“习得暇癖症”,如同讨厌灰尘一样讨厌学习,这是非常错误的。我的班级,就有大量通过“学得”而最终转到习得的例子,这比严格执行习得的路线强的多。
比如群里阳妈,编号T4956,11岁,初一学生,开始学粉猪,10天能学一集,更多的体现学。两三个月后,能听懂粉猪,自由的听,每天2-3集,完全能听懂。这就转入习得。我希望这个孩子最终在6-10个月内,上到大红狗,在这个级别上,他可以做到听大红狗的时候,脑子没有汉语翻译。从而习得词汇和表达,其学习完全满足习得的标准,形成脱口而出的语感。这就是从学得到习得的典范。
假如我们把利用卡通习得比作自由泳,那学得就是动作分解练习,不练习,自然习得,仅凭爱好也能会。
但经过专业系统训练,80%以上都会,效率会更高,神庙就是探索成为这方面的教练。
一 我不是一个对习得也一无所知的人:我理解的习得和学得的本质区别
从整合论角度一针见血的道破英语学得和习得的本质区别
http://www.kty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extra=page=2
从整合的角度来看,习得的本质就是:当注意力集中在人们从事的活动本身,而不是语言的声音信号的时候,
在大脑的内部,就会自动发生依靠大脑内建的本能机制作用所激活的活动和声音信号的整合行为。
这是我个人对此问题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就是读别人的文章。
2010年6月4日,”翻墙到国外网站google一下Differencebetween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大致浏览了7-8篇文章,
总觉得介绍的是表面,不得要害,不够一阵见血,只是道出表面区别,没有一个让我满意,也就没有兴致去翻译。“
二 习得路线一:纯粹自然习得
一条路线,我称之为“纯粹自然习得”,这种看法坚持“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习得过程且自然而然”。
这条路线行不行呢?肯定行,实际是个首选,所以我在介绍我的方法,总不忘时刻给大家推荐这两篇文章:
文章1:强烈推荐,务必收藏--以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习英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9e053850101giia.html
文章2:幼儿英语启蒙必看:断章取义学qiankun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9e053850101iffz.html
但是,可但是啊,这恐怕很难做到,第一个文章的家长,可能有留学经验,英语肯定极好,第二文章的家长,qiankun3本身
工作单位就是和语言密切相关,周围大堆专家,自己可能是学语言的,执行力超级强。我很坦白的说,我不如这两位家长。
三 习得路线二:以学得促进习得--神庙流
路线一首选,但假如以原教旨主义的观点,强迫症的排斥其他学习方式,我觉得这肯定不对。
文章开头
阳妈,编号T4956 的例子说明了这点。
我自己的孩子,也并非是完全的路线一,一开始就大量背了单词,之后非常入迷。
实际上,寒假5个上大红狗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入迷习得。但都能上到大红狗。
为什么学得,能促进习得呢,道理很简单:
1
假如 A小孩有1000个听力词汇的量,B小孩听力词汇量为0,谁更容易听懂卡通?谁更容易从听卡通中获得乐趣,显然是A
2
假如 A小孩能背卡通,就能使大脑更好的适应卡通的语速,语音,从而就更容易听懂卡通。
3
假如 A小孩能够有一点纪律性,能够反复Narrow Input其听力质量就会非常高。
所以,在我的班级,要是家长执行力强,孩子配合,成功率就是100%,失败的一个都没有。
所以说,我的习得路线,大致有这么几个特点:
1 以学得,促进习得
2 高成功率,预计80%以上大红狗。
3 高效率,学习时间1-2年。
我不反对路线1,但是我觉得成功率没法保证,学习周期长,对家长要求高,因而不可控因素更多。
我既然搞个实验班,未来考虑商业班,我得提供可靠服务,成功率必须要有保证的。我不能说,只有10%的成
功率。
四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得能极大的促进习得
我不反对路线1,同时首先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路线一。
我反对的是“习得暇癖强迫症”,认为只要习得,就任何一个步骤都必须是习得。
我觉得,这很缺乏效率。并可能成功率不会太高。
我把学得和习得结合起来,就能极大的促进习得,实践表明,具有搞成功率和高效率。
我们如何判定小孩是进入了习得状态呢?简单的说,就是看小孩看卡通,是否能看懂,并且大脑没有汉语参与。达到这个状态,就是进入习得状态。
这样,就会通过对内容的欣赏,来习得英语。我预计我班级90%的孩子,都会体验到这个状态。
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要说“别人的方式不行,只有你那种才行”,那你要同时做到两点:
第一
别人失败了
第二 你成功了
我既没看到我的失败,也没看到你把几个孩子带成功了。所以你这个逻辑,就不能成立!
五 对家长的建议
1 要看真实数据,而不是看谁更敢吹
网络上,出于各种目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牛都敢吹。
比如网上有人说qiankun3,
这话这么说:“假如你有这个境界,早就北京第一了”
我不客气的回复,“北京据我所知,比两个村子大”
网上部分吹牛的人,什么都敢喷,但惟独不敢提供真实数据。这就没意义。
2
个别“牛人”,不过是环境特殊,毫不神奇,普通家长则要注意对方的学习条件和所处的环境。
一个美国上学的孩子,英语听力和咱们比,强是正常,那要是比不过咱们,那在美国得弱成什么样子?不可想象。
大家也不要觉得有什么稀奇,你家孩子去美国,没准更好!这有什么牛可吹的呢?
假如说中国公立学校环境,达到这个层度,那才更有学习的价值。
还有国际学校的孩子,你去比也没意义,你家孩子去了,也
差不多少。
3 注意“牛人”的比率
比如说,有人说,大红狗有啥神奇,我家孩子能轻松能看。有些孩子是能,但是人群中比例不会超过2%
就像部分牛人说,985算个啥,老子哈弗水准。
我实话实说,对普通人而言,能有把握上985就不错不错不错的了,上不了哈佛不算失败,那种个别牛人,不
理就可以。离我们生活太远。不要被这个小群体误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