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应该“教”些什么呢?

(2009-03-27 15:13:14)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泉论教育

首先,一个前提是:任何天才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好的教育是让“小孩会主动想、主动问、主动找答案”的教育。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并不是教育的目的。

让孩子背诵标准答案,不鼓励自我思考,是中国教育的弊端。

第二,凡是学校里能“教”的知识和技能,家长没必要教。除非家长有比学校老师还高的本领,能把知识讲得比老师还生动、比老师还清楚,使孩子的兴趣高涨,能够超前超量学习。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意义主要是生活和心理方面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式,语气、说话方式。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

是否“教”了孩子积极进取?乐观幽默?

是否“教”了孩子不畏困难?勇于挑战?

是否“教”了孩子充满爱心?爱自己也爱别人?

是否“教”了孩子社交技能?如何解决争端?

是否“教”了孩子承担责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是否“教”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

 

说到学习,我认为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是: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找答案的习惯、看书的习惯。

现在很多家长们提前教算数、教识字,把本来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揽了过来,提前灌输给孩子,就算“教”了孩子了。但这里的问题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可能起了反作用。如果不懂教学方法,方法和方式生硬,所教内容无趣,很可能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件苦行。在学龄前,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孩子才能孜孜不倦地探索,这个甚至会持续一生。那点知识跟兴趣相比,又有什么呢!所以说,不会教就别教,没有小孩学不会算数,学不会识字的。

而学习的习惯、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大事。

“阅读点亮童年”,更能照亮一生,跟图书相伴的习惯,会受益终生。

凡是多面思考,不要灌输偏见成见,启发换位思考,培养思辨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