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之行,别有一番收获。
说起军统天津站,可能很多朋友感到陌生,但是一说起“余则成”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不错,余则成就是在天津站执行潜伏任务的。
今年十一,我有幸参观了军统天津站遗址。
http://s14/middle/5d3a6657g91f2b5c004ad&690
天津站首任站长郑士松,其实姓王,原名仁锵,后来改名王天木。郑士松曾先后在保定军官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里学习过。后来在西北军里当过参议,还在河南一带收编过土匪。郑士松体型适中,五官端正,浑身上下找不出什么特别之处,颇为符合秘密工作的身份。他喜欢穿最时兴的窄裤腿的西装,方头皮鞋、呢子鞋罩,高领白衬衫、丝质花领带,是讲究的绅士派。“王大哥”混迹于社会各界,颇有人缘。
郑士松是戴笠的老朋友。他们交情深厚,差点成了儿女亲家。在郑士松的努力下,天津的工作很快就颇具规模。郑士松常常教导手下:“从事特务工作的人,不一定是专才,但必须是通才。因为在工作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要置身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之内;接触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也会遭遇到各种不同的事故。所以必须要见闻广博,常识丰富,方能随机应变,应付裕如。”他自己也常带领手下,深入各地,了解风土人情和社会众生相。
当时日本军方正企图在华北制造“满洲国第二”的傀儡政权,以逐步实现他们的侵略野心。日本在华北派遣有大量特情人员,他们分属参谋本部、陆军省、关东军、天津驻屯军、天津特务机关、北平特务机关,以及日本驻中国公使馆武官室等单位。他们策反的对象是北洋旧军阀,前湖南督军张敬尧。他从天津潜入北平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与日本人勾结。军统向平津站发布命令,秘密除掉张敬尧。
1933年秋,军统北平站扩大编组,由白世维任行动组长。与此同时,天津站也成立了行动组,由王天木兼任组长,组员有七八人,如马河图、岳清江、丁宝龄等。至此,北平站与天津站都正式建立了行动单位,同时增补武器装备。
实际上,当时整个军统的华北地区特别行动,都由王天木负责。他是刺杀张敬尧计划的主导者。王天木在天津、北平两地奔波,最终将张敬尧击杀于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而当年平津的军统情报站,人力单薄,设备简陋,在仓促领命的情况下,能不辱使命,在华北沦陷区铲除内奸,大快人心,的确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在2010年的国庆,我在军统天津站遗址门前,见到了仍在执行潜伏任务的特工,他是多么有范儿啊,只不过他这身行头,真是太容易暴露自己了。
http://s10/middle/5d3a6657g91f2c386f9d9&690
多少男子汉,难过美人关,不过这位潜伏人员,在面对21世纪的时尚美女时,仍保持着警惕性,他那不苟言笑的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http://s12/middle/5d3a6657g91f2e73531d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