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给王润泽和陈力丹老师发了邮件。主要是感谢他们在我复习新闻史题库的过程中,通过电子邮件解答了我的疑问。正是二位老师的无私帮助,才使得我能够在四月份顺利通过4门题库考试。
作为一名学生,不能在用到老师时才想起老师,要时刻牢记老师的恩情。
2008年11月8日是我们开学的日子,2010年7月3日,彭兰老师网络传播学课程考试的结束,则标志着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两年学习生活的结束。那么在这两年中,我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真应该好好总结一下。
一、友情篇
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让我最开心地是认识和很多同学。特别是作为在职研究生,你会发现同学和同事是有本质区别的。对于同事,你可能会要防范,而对于同学,你真的会以诚相待。
回首在人大新闻学院上课的美好时光,真是让人难忘:我们一起去凤凰岭,寻找“胡百精老师和他爱人的多少个瞬间”,我们一起去青岛,虽然没有座位,但是人很快乐。我们一起腐败,谈天说地……我们一起梦想,展望未来……
我们成立了“北平站”。
http://s3/middle/5d3a6657g8a9135dc3442&690
年轻真好
http://s12/middle/5d3a6657g74427c5cd23b&690
(我是超人)
http://s3/middle/5d3a6657g74427e8b9892&690
(六朵金花)
二、恩师篇
在新闻学院这两年,听了很多老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感谢新闻学院为我们配备了这么好的师资力量:
杨保军、郑保卫、涂光晋、高钢、胡百精、张征、匡文波、马少华、黄河、彭兰、张辉锋、刘海龙、王菲、陈
阳、王润泽、陈力丹、周蔚华、孙利军、李霞、陈绚、徐颖。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也就是利用人大新闻学院得天独厚的条件,才能听到这些名师们的课。你错了机会,即使花钱请也未必请得到。
三、求学篇
2008年11月8日的第一次课,是在世纪馆上的。我见到慈祥的郭志海老师,他为我们上了入学指导这门课。我们的的求学生涯从那时开始。
和很多公派的同学不同,我这两万元的学费是报销不了的,所以我最关心的是如何让这两万元学费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别的同学喜欢坐在教室的中后排,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考虑。而我却喜欢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离着老师最近的位置。离着老师近有几个好处:不瞌睡、效率高、听得清、不分神。
我知道有些同学会质疑我为什么要做第一排,因为我需要的是一种收获。
刚开始,我也从天某批发市场批发了好几个笔记本,打算做笔记。因为刚开学,大家都是信心满满的,骨子里都是我要好好学的志气。
但是,我发现,只要是用手写的方法来记录笔记,每分钟只能记录下十多个字。这样的方法是不行的,一个是自己累,另外一个是会漏听比较重要的话,还有就是浪费,会发现用了很多笔记本,但是没有一个能记录全。随着自己的潦草,什么都剩不下。
于是,我开始了背笔记本电脑上课,一背就是两年。别的同学背着单反、杂志、PSP,我始终背着我的笔记本电脑,坐在教室的第一排。
Word
2007加上搜狗输入法,使得我有了每一科的笔记。我一个文件一个笔记,两年里积累了约20万的笔记。
我很欣慰的是,我的笔记记录的不是课件上的标题,而是老师的一些核心观点,一些例子。这些观点与实例,对我的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
http://s7/middle/5d3a6657g8a9c50e05816&690
我善于整理,每次老师给我们的课件,我都会以老师的姓名命名个文件夹,然后把老师的课件存放进去。久而久之,也算了积累了一部分课件。
http://s7/middle/5d3a6657g8a9c5a41a0a6&690
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具有单节课时间长,总课时短的特点。一节课需要一个半小时,要保持一个半小时时间高度的思想集中,这个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你做第一排,你也会在思想上开小差。
怎样弥补思想上开小差带来的损失,只有自己给自己补课……如何补,我选择了SONY
录音笔。上课开小差、老师讲的快、老师有特别经典的话,我都会通过录音回放的方式给自己补课。没事的时候,听听录音,每次都有收获。
http://s1/middle/5d3a6657g8a9c69eba690&690
在人大期间做对的4件事:
1.不缺课;对得起学费。
2.始终坐在第一排;保证了学习效率。
3.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4.录音,没听清楚的,没认真听的,都记录下来。
课虽然结束了,但是等待我的还有2011年的综合考试和英语考试,在这期间,我打算一边复习,一遍把两年的笔记和录音好好整理一下:能用到学习中的,用到学习中,能用到工作中的,用到工作中。
四、教材篇
虽然教材有些贵,我的工资并不高,但是几乎所有老师的教材都买了。买老师的教材,是对老师的一种支持与尊重。对于“复印”的做法,我不是很支持。
两年中,我共购买教材22册。
http://s13/middle/5d3a6657g8aa4661309dc&690
(所使用的教材)
http://s2/middle/5d3a6657g8aa46eb7d2b1&690
王菲老师亲笔签名的《广告案例教程》
http://s14/middle/5d3a6657g8aa46ee59f4d&690
匡文波老师亲笔签名的《手机媒体概论》
http://s13/middle/5d3a6657g8aa46f042dec&690
陈绚老师亲笔签名的《大众传播法规案例教程》
http://s7/middle/5d3a6657g8aa46f31e006&690
彭兰老师亲笔签名的《网络传播概论》
http://s12/middle/5d3a6657g8aa46f5fa76b&690
陈力丹老师亲笔签名的《世界新闻传播史》
http://s3/middle/5d3a6657g8aa481e816a2&690
郑保卫老师亲笔签名的《新闻理论新编》
五、憧憬篇
希望在2011年的综合考试和英语考试中,我能考出好成绩顺利通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