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 人云亦云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他们把看电影当作看热闹而不是爱好。他们获取电影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时尚杂志的枪手吹捧、报纸中夸张的宣传和地铁中的过分渲染的预告片。
他们选择对电影的选择是盲目的,没有主见的。大家说好,他就觉得好。
因此这类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去随波逐流。且不说影院昂贵的票价,单是附加成本就吓得惊人。为了不到120分钟的电影,却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的路程,还要花费昂贵的存车费,看完电影还要欲死欲仙地吃顿饭。结果是本来不厚的钱包更薄了,本来不够的时间更能少了,本来没有多少的积蓄全给影院和餐饮行业了,本来已经厚厚的脂肪更厚了。
看电影,很多人都是从第一层开始磨练的……
我修炼这一层境界时,发现了看一场电影的票价+时间成本+存车成本+吃饭成本大概接近200元,这对工薪阶层的我来说是消费不起的,于是我醒悟了,修炼到了第二层。
第二层 选择性接触
经过第一层的磨练,一些人迅速修炼到了第二层。第二层的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如,有的人就喜欢贺岁片,有的人就喜欢警匪片,有的人就喜欢喜剧片。只看自己爱看的电影,不看其他类型的电影能够大大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培养爱好。在第二层的人可以很自豪地告诉朋友,我喜欢某某类型的电影。
但是修炼到了第二层,同样会出现困惑。
所喜欢的类型,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有时你会很寂寞。
所喜欢的类型,很可能被改了情节,删了内容,你花了高昂的票款,却看了被肢解的剧情和篡改的内容。
能领悟到这点,你就可以上升到第三层的修炼。
第三层 碟空层
上下班的路上、地铁入站口、购物商场的门口,往往有小商贩在兜售盗版DVD硬碟。位于“碟空层”这一境界的爱好者往往是买盘的常客。
何为碟空?就是把最近出的新碟都买空。从第二层境界上升到第三层境界的影视爱好者会大量买盘,因为他们经历过第一层境界中出现的经济危机,第二层境界中的无片寂寞,突然发现了第三层境界是个非常理想的境界,一张盘只有五六元,想买什么都能买到,不用再花70元看一部情节上支离破碎的影片了。碟空层的人一直会认为自己是省钱的,是会过日子的……但是能不能再将境界上升到第四层就要看他们的领悟能力了。
碟空层有其局限性: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