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比较早,我去了趟邮局,取订阅的邮票。十一期间,中国邮政发了不少新邮票,有建国60周年的,也有阅兵式的,正好看看都是什么样的。
刚到邮局,就看到一个老奶奶,拿着四本建国60周年的邮票专题册问邮局的工作人员:“小伙子,我刚买的这四本专题册中的邮票咋都一样呢?”邮局的工作人员说:“对啊,就是一样的啊。”老奶奶晕了,“都是一样的邮票,为啥要装四个不同的专题册呢?”
要说邮局工作人员的态度,还真是比工商银行的好,耐心地给这位老奶奶解释:“这建国60周年的邮票啊,一套四枚,无论放在哪个专题册里,永远都是这四枚。至于为什么要出四个专题册,就是邮票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老奶奶问:“什么叫表现形式?”
邮局的工作人员答:“就是每个册子里面的背景图案啊、装帧版式啊不同,邮票的摆放位置不同,还有起的名字不同。其实里面的核心都是一样的,就是那四张邮票。”
老奶奶大惊:“啊,那我刚才缴的380元订的小版票,是不是还是这四张票?”
小伙子斩钉截铁地说:“对,还是这四张,不过这次您又拥有的是小版票。”
老奶奶就在这家邮局买了同样内容的四本邮票专题册,还定了380元的小版票。
我非常了解老奶奶的内心,她买这些邮票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是她感觉自己岁数已经大了,恐怕等不到下次70年阅兵和大庆了,这可能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感受阅兵。她这把年纪,对国庆的感情要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要强,她或许也有想给子孙留下点纪念品的想法。我这篇博文接着又要发泄对邮局的不满了。
中国邮政这两年除了在服务态度上有进步外,剩下的基本上都一无是处。关于快递费用过高,起始重量过低,加价幅度大,强制买包装的罪行不胜枚举,这里就不说了。
重点说一下炒作题材,猛发邮票,“圈群众的钱”的做法太恶劣了。以前,集邮是文化,是收藏,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现在,集邮是圈钱,是奢侈,是利用老百姓感情进行敛财的工具。现在走到邮局,看到橱窗柜台里的油品都是成百上千的,2980的纪念册俯拾皆是,这个是普通老百姓能接受的价位吗?
60年大庆,那么多行业的人民群众无私地做出奉献,有的放弃了假日,有的义务担任志愿者,而邮局又做了什么?就是毫无节制地发行邮票,反复炒作“国庆、阅兵、领袖”三大概念,将数千元的奢侈邮品推销给对国家、领袖、子弟兵有深厚感情的群众。
最后,还是用邮局工作人员的对话结束这篇博文。
老奶奶走后,邮局的一个女工作人员满脸暧昧地对男工作人员说:“今天你得请客吧?”
男工作人员说:“恩今天是能提成不少,58元的册子,大概每册能提9元吧”。
邮局真的很黑,邮票除了设计成本外,剩下的就是印刷成本了,成本没有多少,大概就是纸的价格而已。他们想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找个题材和概念,就能把一堆纸变成黄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