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我会一味地夸奖中国人民大学如何如何好。中国人民大学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她的一些学科已经超越了北京大学。学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社会的缩影。社会里有什么,校园内就有什么。人民大学里也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下面几个画面就是9月13日我在人大上课时拍到的。
在体育场旁边有个教学楼,叫做第五教学楼。
第五教学楼对面贴着一张纸,上面的话把中国人民大学降低了N个档次。相信很多人路过此处都会觉得很诧异,这样的话似乎不应该在人大教学楼前出现。

“门前禁止吐痰”六个字大大降低了人大的档次,这六个字并不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反而会让人感到可笑:1.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们这么爱随地吐痰吗;2.是告诉大家不要在第五教学楼门口吐痰,但是可以去其他地方吐痰吗?
说服或教育别人,不要语气生硬。禁止、严禁这样的词语不应该出现在大学校园,特别是中国著名大学。这样语言出现得越多,学校整体形象越差。与其用电脑打印出“门前禁止吐痰”,再搬着梯子挂到那么高的位置上,费这半天功夫,不如在卫生死角放个痰盂。身体力行去创造卫生的环境,比声嘶力竭地吆喝与命令更能教育人。
第五教学楼是个比较敏感的地方。很多在人大求学的同学可能知道,这第五教学楼貌似和外语学院或外语教学有关,来这里上课的有些是外籍友人。在门口用贴着中文的“门前禁止吐痰”字样,既败坏国人形象,又伤害民族感情。
下课了,我从西门离校,又看到了老大爷堵车的场面。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某学生下课了,很HI地带着女友从西门回家,路上和骑着电动车的老大爷发生了摩擦。按理说出了事故,您就下来扶人家一把,可这个学生却来个肇事逃逸,连停也不停就想从西门逃之夭夭。
可是肇事同学错误地估计了人大内的行车速度,也没有考虑到出校时候要排队向保安缴停车费,加上这个老大爷驾驶的电动自行车也能跑到20kM,结果在西门被堵住了。
这下我看你小子敢再跑?

我衷心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第五教学楼能去除中文的“门前禁止吐痰”字样。这六个字不仅败坏国人形象,更伤害民族感情。我不禁想旧社会的租借,往往有针对华人的中文标语……第五教学楼就有些当年租界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