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心态:请公正地看待李章洙和马丁内斯

(2009-09-08 22:06:38)
标签:

足球

中超

北京国安

李章洙

李章洙下课

马丁内斯

体育

    最近几天李章洙下课的消息成了各大网站体育版块大力渲染的内容。李章洙的固执、缺乏对技战术的训练、忽视防守、坚持使用马丁内斯都成了一些人口诛笔伐的重点。将这些罪状罗列到一起,便成为李章洙下课的理由。

    我认为媒体对李章洙和马丁内斯的指责都是不公正的,甚至是苛刻的。我们应以阳光的心态看待老李,给马丁更多的机会。

    首先,我想说说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马丁内斯今年的表现。

    很多人,包括北京电视台的解说员宋建生、胡建平都指责过马丁内斯状态差,还拿今年的马丁和去年中超先生的马丁进行比较,得到出工不出力的结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不能简单用今年工体的马丁和去年申花的马丁比较——道理很简单,进球的诸多条件都变了。

    马丁去年的进球,不是一个人的进球,而是申花集体配合的结果。去年给马丁传球的人是谁?今年又是谁?

    助攻的人技术、传球质量、传球时机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化,就产生不了同样的进球数量。如果非要苛刻地比进球数,那么就要有前提保证:至少保证传球或助攻人的水平和技术是一致的,传球时机、落点俱佳。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有比的意义。看了国安队踢球15年了,坦率地说,国安队在中场组织上实力远不如鲁能和申花,甚至也不如天津。国安队的长传球质量在中超基本上处于倒数,连角球基本上都发不到位,下底传中往往没有威胁。没有人给马丁输送炮弹,马丁如何进球呢?

    非要苛刻地指责别人,不妨联想一下工作中的自己,我们不也是经常在心理埋怨领导安排的工作或职位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吗?不也是常常暗下决心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吗?不也是将玩不成任务而找经济危机的理由吗?踢球更是这样,一个队员有最适合他的位置,接球和射门都要有最佳时机。马丁内斯在申花队踢什么位置?跑到国安来又踢到什么位置了?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其作用。每个队员有自己的特点,应让马丁的位置固定下来,要让马丁踢他熟悉并能发挥作用的位置。

 

    对于马丁内斯,我认为国安队首先应该尊重,让马丁自己挑位置,而不是给澳大利亚兄弟传球。马丁是接别人传球去进球的,而不是去向别人输送炮弹的。如果想让马丁打出去年的水平,就应保证和去年一致或接近的位置、传球质量,如果给马丁陌生甚至限制自身发挥的位置,不能保证传球质量,就不要指望马丁打出去年的水平。一句话,只有提供合格的工作环境,才能有合格的产出。


     关于李章洙,我也持力挺态度。一个队只能有一个教练,就应该他说了算,他对胜负成绩负责。不少人喜欢出来指手画脚,教老李做事,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愿意承担责任。

    老李就好比在树下下棋的老汉,周围围了一帮臭棋篓子支招,这些臭棋篓子都想显示一下自己,都想证明一下旁观者清的道理,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为这盘棋的最终结果负责。


     李章洙重视训练体能的做法是对的。这里的本质问题是改造一个队伍的技术成本高还是改造一个队伍体能成本高,哪个对于提高成绩有效果的问题。

    技术问题,早在青少年就定型了,踢野球的中国运动员技术不行。对于北京国安这样一个年龄结构偏老的队伍来说,去重新练技术根本不可能有大的提升,停球、传球根本练不出来了。

    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低,有的连高中都没有上过,和他们谈战术、让他们坚决地执行战术好比对牛弹琴。老李就是看到了中国运动员要技术没技术,要文化没文化,要毅力没有毅力,练什么?只能练体能。试想,一个没有文化、没有技术,还没有体能和毅力的队伍,能出成绩吗?


      李章洙练的很对,就应该猛练体能,什么见效快、成本低就练什么。中国运动员技术不如日本,毅力不如韩国,体能不如朝鲜,拼搏不如越南,比赛还能看吗?这不又回到东亚病夫时代了吗?

    有人抨击老李短视,在工作中,我们自己不是也很短视吗?我们都在寻找成本低、见效快的工作方法吗?用人单位不也只招来了就能干活的人吗,大家都在找捷径。


     其实,李章洙和马丁内斯就是职场中的我们。我们应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就能明白他们的难处了。职场中的我们有多难,他们就有多难。


     最后,我想对北京台的宋建生老师说一句话,您那句招牌名言:“XX出现了不应该有的失误”是典型的大病句,失误本身就是不应该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