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市场我们更多的被称为股民而不是投资者,有人说A股市场的投资者已经死了,只有股民还卑微的活着。
众人皆知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股民也是人民中的一员,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服务不再是免费的午餐,既然股民“被服务”了,我们就理应付费,除了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我们还需要额外的准备一笔钱,以应付突如其来的高消费——再融资。喜欢再融资的公司以蓝筹股居多,用管理层的话讲,这叫“资本市场的合理配置”,可惜股民的辛苦钱配置到公司后,往往就成了呆帐、死帐或者干脆就做成了假帐,并没有变成股民想像的红利回到他们的口袋里。
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词叫“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然后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中小板、创业板是PE退出的一种很好的渠道,近期中小板一只股票净资产不到3元,通过包装+造势,发行价达到148元,以高盛为首的投行短期获取了几十倍的暴利,最后让我们股民来买单。试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发行机制,这样合法的掠夺还要存在多久?
4月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股指下跌了近20%,股指期货并没有发挥期望中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有效抑制股价非理性的上涨和下跌的作用,反而呈现出助涨助跌的特性。对此,我们的管理层有没有必要进行一下反思?在明显有试错嫌疑的情况下,现在不首先考虑制度的完善,而是匆忙放行机构投资者入市,甚至还有推出迷你股指期货的动议,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
A股市场早已告别了政策市,这是好事,随着投资者的成熟,股市下跌后期盼政策救市的声音已经明显的少了。但管理层在出台政策的时候,还是要关注一下市场,在市场不堪重负的时候,停一停新股的发行,尽量避免政策误市,保持股市的平稳运行,让中长线的投资者群体能够真正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为此,才是投资者之幸,也终将是国家之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