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林:厚积苍润写尽深远

标签:
文化历史杂谈休闲 |
我眼中的艺术家秦天林

秦天林:厚积苍润
文:莲子
中国四川国画界,秦氏三兄弟堪称奇闻。
这不仅是一个家庭出了三位著名画家的轶事趣闻,更可贵的是,三位艺术家在中国画探索上的各擅所长,凝烟画栋,骨气刚健。
秦天林先生位居家中七个子女中的老四,因系兄长,又因早年毕业于成都美术学校专业学习绘画,因而,他的两个弟弟老六秦天仑、老七秦天柱可以说当年就是在这位年轻却懂事的兄长的真诚引导循循善诱下而步入艺术殿堂的。因而,拜访今年已经七十七岁的天林先生,我早已心怀期待。早在2018年,就计划专访在我心中的【中国画坛秦氏三兄弟】,感觉这个家庭出了三个优秀的艺术家,很独特,很励志,有故事。但却因各种客观原因,一直未能夙愿把三位艺术家在年底前全部采访完。好在有缘天赐,2019年3月底,终于随了心愿。秦天林先生是我专访【秦氏三兄弟】中,最后约定采访到的一位艺术家。其实,很早就耳闻秦天林先生天性淡泊,追求宁静,尽管身居闹市,却有月点梅梢之清雅。也曾在一些碎片似的资料中,目睹其花鸟画作品,笔简墨淡,笔法豪放,充满雅趣。于是,对其独具恬淡风范的隐士个性更加充满好奇。

天林先生的绘画工作室,斋号【自在居】,深藏于成都市区西三环外附近。庭院深深,杨柳堆烟,满眼碧翠,有僻静乍暖之感。敲开工作室大门,清风扑面而来。画室整洁简朴,书画满目,瞬间花草柔蓝绕,春落风影间。
仔细端详天林老师,七十七岁的他,满面红光,身板挺直,气质儒雅,依稀可见他年轻的时候定是一位颇为帅气之人。他一头灰白色的头发修剪得较短,梳理得清清爽爽。温暖的眼神透过镜片,让人瞬间感悟到先生的亲和。与之交谈,他的话其实并不多,语言极简,一句一顿,好像有些木讷。但是,言语之间折射出来的精神内涵以及美学思考,却如山涧里一泓平静的湖泊,水面上被投下一颗颗石子,于是,慢慢就皱起了一波一波跌宕蜿蜒的涟漪。



天林先生谈吐实诚,言辞透辟,有幽泉之香。
对艺术创作的深度思考,他似乎更关乎笔下的作品是否与自己的精神契合。从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他始终追求与自己灵魂默契的碧水幽空、恬淡自在的隐逸生活,并赋予其纯善之美。有哲学家认为:“一切审美的感觉,尽管是很简单的,也像是普遍和谐的象征。在欣赏光和色的时候,我们隐约地意识到外在世界与我们的神经系统有一种预定的和谐。”他的行为,很显然与哲学思考契合了某些光影碎片。日常生活中,他悠然恬适,半隐半居,潜心创作。他也常常外出探古寻幽,喜欢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镇与文物,他远离复杂紊乱的人世喧嚣,是一位把灵魂安放于清澄的艺术家。但是,他并非冷漠寡淡之人。对待朋友、学生,他珍惜缘分注重真情,缱倦于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的舒畅。你读他的画,欣赏他的书法,就可以读到山野轻风般的淡定,有细草微风星垂平野之旷阔。他常常调侃自己“破笔一支”,简直就有雾中看花山青万里的况味。有趣的还有他的闲章,其中有“淡泊”、“写心”、“闲来无事”等等,这些点滴,很恰当地诠释了他对生命、人性、自然的透彻领悟。
其实,人的一生,如过眼云烟。却常常会让人猛然在一个瞬间顿悟午枕觉来闻鸟语,忽忆故人今总老。






【自在居】里,错落有致地挂满天林先生的绘画作品。
品读天林先生的精品原作,其花鸟画、山水画、书法皆清雅妙趣花落春醉,题跋禅意,有文人雅趣。他不但擅长花鸟画,其书法、山水画皆有突出成就,尤其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天林先生的书法独具风范。
他谦虚地自称“丑书”。他的书法不仅骨力遒劲,体势挺秀,结体遒美,疏密相间,而且行笔飘逸,笔势洒脱,含蓄委婉,极尽用笔使锋之妙,有颜筋柳骨之美。很显然,他的书法,若没有在漫长岁月的积淀中日日对书法艺术的千锤百炼,心摹手追,坚韧磨砺,是断然写不出眼前这一幅幅蕴含着丰劲豪迈、结构舒朗之韵的书法作品的。眼前的一面墙上,挂着巨幅的书法作品【心经】,在射灯隐隐的照射下,凸显中国书法的内涵美。站在满墙笔力苍劲的书法作品面前,骤然折服间竟然有一些思绪的恍惚,淋漓书法,满目畅逸,端正严谨,这或许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
很有幸,天林先生爽朗利落宛若军人风格的太太,把珍藏的平时不轻易示人的先生横跨三个重要创作时期的国画花鸟画精品代表作品原作,在画案上一一展示给我欣赏。面对眼前如此丰厚的作品,内心深处竟然慢慢升腾起无限的感怀与敬佩。这是一位资历深厚的国画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笔墨淋漓,潜心创作,坚忍不拔而创作出来的最有说服力的心血之作啊。眼前,各种题材的花鸟画系列作品,皆为小品,大的一尺,小可盈掌,却幅幅构图空灵,色彩高雅,隽秀清远。其中,有一组巴掌大的小品斗方,尺幅虽小,笔触却异常精美,画小,意境深邃。最有趣的是,他还在空白的小小名片上作画,他说这是很好玩的一件事。一本一本翻读并仔细品读,这些创作在名片上的山水画或者花鸟画,皆构图精细,笔触精妙,水墨韵味十足,寥寥几笔,赏之,妙不可言。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作品应该是艺术的、含蓄的,充满思想内涵的高雅的作品。”天林先生一直秉承的艺术观点,奠定了他的艺术表现手法始终典雅凝重,清新空灵。这或许与他长期大量阅读充满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之后产生的绘画创作方向有关。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浓郁书卷气,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关。他丰富的文学底蕴,来源于他很小的时候就大量阅读文学巨著。回忆到过去那个贫瘠的年代,天林先生感慨唏嘘:“青少年时代,我除了上学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省图书馆度过的,我的姐姐给我办了一张借书证。家里房子狭小,兄弟姐妹七个,家里很拥挤,于是放学我就跑到省图书馆去读书,因为那里气息恬静特别安静。省图书馆就在成都科甲巷口子上,我在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俄国文学以及法国、英国的文学巨著,书中的惩恶扬善,给予我极大的精神力量。”
谈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天林先生坦承,外国作家里,自己最喜欢巴尔扎克、契科夫、狄更斯的著作,特别是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这些作品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文学、理论作品的阅读中,他领悟到怎么从人性、哲学的角度去体味生命中那些值得自己去深深思考的东西。从中得到的启迪与思考,给予他后来在漫长的艺术创作上作品追求情致、高雅、空灵的精神境界,奠定了最稳固坚实的文学基础。而他精神的情致,最终赋予他思想和情感的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位艺术家独特的人格魅力。


天林先生注重花鸟画的趣味与韵致。
他的花鸟画有很多系列,其中【昆虫系列】【书法与花鸟融合系列】【扇面山水系列】等作品尤为佳作。构图精妙,笔触简约,色彩清雅,水墨交融,妙趣横生。这或许是中国国画艺术最高级的一种味道,尺幅虽小,却蕴藏乾坤,幅幅蕴含画家精神的深邃旷达。他笔下的【秋鸭图】:水中畅游的两只鸭子,安静可爱,鸭子身上的色彩是淡淡的水墨里加一点淡淡的赭石色,于是,轻盈里就有了诗意的栖息。画面中有两枝低垂于河面的柳枝,若隐若现,笔锋如青丝,仿佛划过心灵的涟漪。他的【秋荷图】:构图奇妙,墨韵散漫,赭石色里加一点淡淡的水墨,一点青绿,一点酞青蓝,于是,画面里那两只低垂韧性的荷杆、散开的荷叶、青绿的莲蓬、以及那只栖息在荷杆上的朱砂色与酞青蓝的翠鸟,瞬间旖旎起来。作品。近年来,他反复研习书法与画的结合,他创作了一系列书法与花鸟画相融合的作品,这批作品,不仅仅具有视觉美,而且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潇洒泼辣淋漓如刀的春风卷草之感。画室的墙上,有一幅六尺整纸作品【老梅图】给我印象颇深:墨淡,笔简,留白多。一棵老梅树,几只盘亘弯曲的枝丫,枝丫顶端是水墨晕染的清淡的梅花。这幅画,他几乎是全部用水墨来表现梅花的孤傲与纯粹,水墨交融,线条感强,构图在对比关系上完全体现出块面、线条、水墨的结合。细细品读,画面通透感极强的大量留白,赋予这幅天林先生很喜欢的【老梅图】以脱俗避世的禅意,他深厚的书法功力,赋予这幅淡雅的水墨梅花图笔墨之间的凝练与爽利。但我个人是很喜欢先生的书法以及花鸟画斗方作品的。他喜欢画花鸟画小品,小品画渗透出他自然流淌而出的情感真挚。比如他的小品画【车厘子】,虽是一幅斗方的小画,却设色高雅,不艳不俗,充盈着雅、素、净轻灵的质感。作品【早梅】【墨竹】【立春日赏红梅】【春韵】【秋菊】等等,都是他近年来创作的很有味道的佳作。近年来,他开始探索水墨山水画,他的水墨山水画不仅色彩淡雅意境空灵,更有他个人精神世界里追求的那种避世隐居自在洒脱的不羁。他说:“画山水作品是我绘画历程里的必然,是我精神世界的一种释放。我每年外出采风的时候很多,因此,我探索用画花鸟的笔法,来画山水,我感觉自己在画山水画时,更舒服,更能尽情释放我心底深处的情感。”




天林先生追求作品的美感与情感的自然表现。
作为一位有着艺术探索漫长岁月积淀的画家,他把一位艺术家深厚的美学思考运用在自己始终追求的简约、清雅、含蓄的创作上。他的作品,有他个体鲜明的气象。他毫不拘束的笔墨释放,豁达之中见潇洒,粗狂之中见精微。他性格的安静,以及绘画随性,都透过他恬淡安静的表象,赋予其作品激情清澈与浪漫主义情怀。他的画,点墨成趣,柳烟花雾,枯湿浓淡,空灵脱俗,不仅造境立意甚是巧妙,而且具有朦胧的诗意。他善于把对大自然的客观观察转换为在笔墨之间的主观感受,因而作品蕴藏着沙鸥闲云一帘风劲的情趣。
读画,更要读人,天林先生的纯粹,赋予他作品渗透出清雅脱俗高贵的味道。他更是一位有情致的人。他的这种情致,把他身上的纯粹通过理智转换为对艺术的爱,对笔墨的爱。哲学的理念始终是无形的,但通过情致,转化为行动,并创作出有生命的作品,是每一位艺术家最永恒的追求。从他丰富多变的作品里,他的艺术情感似乎挣脱了一切束缚,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他倾其半个多世纪在艺术道路上的磨砺、探索、跋涉,作品丰厚,碧玉树高,让人不得不敬佩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内心所追寻的避世清明。
他的人格魅力,如眼前的这杯清茶,耐品,清澈。
画家简介:秦天林,1942年出生于成都。1963年毕业于成都美术学校。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其花鸟、山水作品多以大写意笔调表现,书法以行草为主。笔墨灵活多变、凝重典雅、泼辣潇洒、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