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远:深谷的溪水,穿过荒野和乱石而来

标签:
文化历史杂谈休闲 |
我眼中的艺术家李金远
李金远:深谷的溪水,穿过荒野和乱石而来
文:莲子
站在李金远先生的巨幅作品前,心跳加快,惊叹而震撼。眼前的绘画,不仅在色彩与构图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笔墨的凝练表现手法,如岩浆瞬间的喷发,更如金属浇铸般,呈现出气势磅礴苍劲厚重不可阻挡的裂铂之势。读李金远先生的作品,会读到激情与深邃,撕裂与回旋,震撼与情感流动,让人内心充满不可言喻的澎湃。是的,这种澎湃远远超越惊涛骇浪的猛然撞击,而让人在心绪的跌宕起伏中得到某一种觉醒与觉知。他的作品,独特另类,似乎可以感受到夏夫兹博里哲学精神内在的节拍感与画家内心涌动的精神诉求。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国画材质的水墨韵味,却又颠覆了在中国宣纸上使用水墨材质的唯一性,融入无限可能。具有中国艺术家宏阔的视野与表现前瞻性。他的绘画,独创出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在水墨中融入西方现代绘画材质丙烯金,化合成金水墨的五彩,突破了传统中国画金碧山水的装饰性,创造了具有层次丰富、神秘莫测光感,强烈的现代表现性语言。这是中西绘画艺术史上的独创。从而,让画面在金属般质感的厚重、硬朗、粗粝与狂放中,乍现而溢出金水墨韵味里散发的内在精神气象。更让我们读到一位闻名中外的中国绘画大家高迈而深邃的现代绘画艺术,从而赋予其作品非凡的独特性以及学术研究价值。
成都,冬日的清冷透出枯淡的萧瑟。
午后,驾车沿三环前往成都市区南边新谷国际科技中心,专访【李金远金水墨现代视觉艺术工作室】。他的工作室位于一座外观时尚而现代的高楼里,隐隐觉知他对事物对艺术的思维与认知一定超前而另类。
认识李金远先生前,早就耳闻其作品所具有的独特性与学术研究价值。但上次见面,是2018年的一次偶然间。彼此见面因气氛与环境等各种客观原因,与之交谈并不多,但对他清澈坦诚的目光与其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充满好奇。
2018年10月22日,应摩洛哥文化部特邀,【中国艺术家李金远李俊涛举办中国天府美学艺术展】正式在摩洛哥的六座城市博物馆巡展。近期正在摩洛哥首都博物馆展览。他们父子俩是北非首次举办艺术个展的中国艺术家。同时,画展在北非的展览也展开了中国成都与摩洛哥文化艺术的进一步交流与对话。因而,观者甚多,王室成员也前往参观,在摩洛哥引起巨大轰动。中国驻摩洛哥王国特命全权大使李立先生,特别喜欢李金远先生父子的作品,开展时他专程从首都拉巴特赶到艾萨为哈古城博物馆参观并与李金远先生进行深度交流,他感慨地说:你对于唐诗尤其杜甫诗意中的色彩探索研究很有意义,还没有画家从这个方向、角度这样去创作,特别你关于甘孜高原的藏区金水墨组画,很美,很大气,让人对甘孜高原、对四川藏羌彝地区充满向往,你简直就是那片神秘美丽土地上的旅游形象大使。
这次在摩洛哥的艺术展览,李金远先生有两组系列作品,一组【甘孜高原】,一组【花重锦官城】。李金远运用其独创的金水墨艺术,将唐代杜甫诗意中的锦官城描绘得鎏金溢彩璀璨夺目,将四川藏羌彝地区的纯净神秘之美描绘得如梦幻之境般令人向往。摩洛哥国王顾问和文化部长对李金远先生的花重锦官城系列作品非常感兴趣,他表示,在画面重彩的体现中,他似乎看到了唐朝时期成都的美丽。
进入李金远先生绘画工作室,空间宏阔,视野自远。
展厅的墙上悬挂的一幅幅大泼彩巨幅作品,瞬间让人静止,视觉震撼而迷茫。眼前的巨幅画作,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中国画,以极其抽象的笔墨,形成扑面而来的野狼般的狂野之势,凸显出独特的个性与张力:激情与燃烧交融,晦涩与梦幻并存。
我仿佛顿然间从都市繁杂与喧嚣的世俗里,慢慢坠入而置身于一个奇特而暮卷西山的幻化世界,瞬间雾化。眼前的巨幅作品,画面充满金属般的质感,盘旋喷发的扭曲,瑶泉霜花的升腾,宛如古代的图腾画像,犹如铸铁浇铸般的流动,更如广袤的旷野里隐隐升腾的火山,充满神秘、玄妙、幻化、碰撞之未知,幻化出美学的露珠,滚落在我的无知里,让人努力想去读懂,去领悟,去感知,去触碰。
因而,站在这样搅动复杂情绪的画面前,时间恍若静止,因而心潮起伏,眼眶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