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天柱:他灵魂的雅趣不可复制

(2018-07-02 14:13:14)
标签:

文化

收藏

历史

休闲

我眼中的艺术家秦天柱

 

 

 

 

http://s6/mw690/001HQtNIzy7lJMYVCfj05&690

 

 

 

 

【他灵魂的雅趣不可复制】

 

         文:莲子



秦天柱先生是中国花鸟画领域一位旗帜性人物。 其花鸟画格调高雅,笔触精微,空灵清逸,舒朗大气。深藏天趣风熏,花落柳枝,香染荷塘的诗韵。天柱先生作品,具象中蕴含抽象的写意,重意境讲构成。他不仅擅长花鸟画,更对大自然间偶尔触动其心灵的昆虫、瓜果、陶瓷、蜂巢等充满雅兴。他画画,是内心欢喜的,毫无晦涩与焦虑。他往往心怀愉悦而挥毫落笔,更以其情感丰沛之小品画名闻天下。小品大味,蕴含哲学、生命、自然、宗教融合天成之大气象。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形成具有其独特风格的绘画语言,作品恬淡洒脱,鲜活灵动,妙趣横生,散发出令人遐思的馨香。他以凝练简约精湛的笔墨,不断呈现唯美舒朗,厚重空灵,简雅况味之国画精品,在当今中国美术界如汩汩清流,独树一帜。

 

 

 

 

http://s14/mw690/001HQtNIzy7lJNgDZpP9d&690

 

 

荷塘深处,遥看蓬莱。

有时候,人生路上,如果有幸,遇到一位灵魂有趣、清澈睿智、丰富纯粹之人,应视为福气或贵人。如果再有幸于舒朗恬静气氛里,与之品茶、畅聊、赏鉴,倘若其中一些精辟之言能给予你一些对生命、自然的启迪与思考,那么,相信你定如春风拂面醍醐灌顶梨花淡月般舒畅;更如饮苍苔甘露,清爽而欢喜。

 

 

 

http://s13/mw690/001HQtNIzy7lJNjISfy0c&690

 


天柱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意趣清雅的艺术家。

其实,早在多年前,就想采访秦天柱先生。一直以来,欣赏其画作,仰慕其才华,久闻其《半醒斋》雅号。他的作品《古瓶莲蓬》《慧庄论鱼》《初雪》《长青图》等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尽管好几次在成都的名家画展活动中偶然与先生碰面,也曾彼此握手寒暄,却最终如云飘拂而擦肩而过,无缘深入交流,遗憾潜藏于心。2018年夏,幸逢先生高徒画家晓毅兄牵线搭桥,几经个中曲折,最终访谈时间尘埃落定,酷暑间顿感喜悦如春风扑面。




http://s8/bmiddle/001HQtNIzy7lIswESR977&690



http://s4/mw690/001HQtNIzy7lIsxiVTtd3&690



http://s3/mw690/001HQtNIzy7lIsxNwHMa2&690




这一天,恰逢蓉城天高云淡,依稀弥漫夏日难寻的清风疏朗。午后,到达成都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四川省诗书画院所在的百花潭路。但见这条小街绿色婆娑,南河缓流。偶而,听见河边大树下传来音色饱满、低沉圆润的萨克斯乐声,隐隐约约,婉转于翠林之间。感觉这条隐匿于闹市区的小街,气息宛若世外桃源,在此刻是如此祥和宁静。天柱先生夫人优雅地微笑着下楼来接迷路徘徊的我。拐过院落一道不长的小院翠廊,走进听闻已久的天柱先生雅舍《半醒斋》,但见满屋书香,一室岚气。

 

 


http://s1/mw690/001HQtNIzy7lIsDhCz600&690




http://s11/mw690/001HQtNIzy7lIthWxdgda&690



http://s3/mw690/001HQtNIzy7lIsEBYsi22&690



八十年代,天柱先生就以凝练明快、空灵脱俗、视觉独特的国画艺术名满巴蜀。他画画,主张有感而发,崇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而其注重每一幅作品凸显“画眼”,笔触精微而诗意馨香。如今,天柱先生桃李过百,依然平和谦逊。他是一位儒雅之人。爱好广泛,对读书、收藏、棋牌、台球等皆有极大兴致。画画是他的最爱,但他认为画画只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更是一位生活哲学化之人,讲条理、崇中庸、意雅趣。

 

 


http://s2/mw690/001HQtNIzy7lJNmwBbz61&690



落座品茶,终与天柱先生近距离交流。

先生幽默而真诚,皱着眉头直接说因接受的采访太多,很多关于艺术创作的话题自己不断重复,想着今天怕又要重复,因而颇感头疼甚为烦忧。感慨于天柱先生的率直,待我立马告诉他我个人最喜欢的人物专访方式其实就是随意聊天,天马行空,没有固定模式,而且我还立刻决定今天不作任何笔录时。天柱先生闻后大喜,说:嗨,感觉一下就轻松了,最怕一问一答的机械式访谈啊。他的脸上,顿时露出孩童般的纯真笑容,眉眼弯弯,裂开嘴笑呵呵的,如释重负,欣喜顿现。天柱先生的这份随和坦率也让我内心顿时轻松起来。遂先生心愿,我们一边品茶一边闲聊。但就是开头的这一细节,骤然间让人品读到了天柱先生通透坦率的真实。

 

 

 

http://s14/mw690/001HQtNIzy7lIsHkSIJbd&690



http://s7/mw690/001HQtNIzy7lIsHTLqS36&690



http://s15/mw690/001HQtNIzy7lIsJ0NSCce&690

 



早前,读天柱先生画作,往往惊叹于他构图的微妙、色彩的高雅、笔触的精湛、气息的恬静,有着人醉黄花丹桂吐香之生动。其实,却没有想到,天柱先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精致而富雅趣。

天柱先生的【半醒斋】,可谓雅舍。

用“极其整洁清新”来形容,是很准确且毫不夸张的定论。雅舍除典雅与文气,还缱倦着一种慵懒之中的舒服自在。“慵懒”是指气息温暖舒张,微波涟漪。其家具、藏品、摆件均为天柱先生亲自设计定做或者亲自从国内外各地慢慢寻觅淘来。每一件藏品都带着岁月的痕迹,散发出各自不同的韵味。在主人的精心布置下,藏品拥有自己固定的摆放之处,陈设斯文而井然有序。

 

 

 

http://s1/mw690/001HQtNIzy7lIsLe50sb0&690



http://s9/mw690/001HQtNIzy7lIsMexg4f8&690



http://s9/mw690/001HQtNIzy7lIsNaOHC18&690



http://s5/mw690/001HQtNIzy7lIsNQjYM74&690



http://s5/mw690/001HQtNIzy7lItgbsHi74&690




http://s5/mw690/001HQtNIzy7lIsSk2qw34&690



天柱先生说:如果画室杂乱了,我根本画不出画来。

我想,他应该也是一个有精神洁癖之人。因而,更终于懂得,天柱先生笔下那一幅幅画面唯美、清雅隽秀、寓意深刻之作品,是如何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与美好的心境之下完成的画作。正如他坦承:作画时,我从无纠结与晦涩,而是在愉悦宁静之中完成的。或许,天柱先生的作品,应该是一幅幅带着舒朗气息的作品,它一定暗藏吉祥与欢喜,带给每一位收藏者。

 

 



http://s9/mw690/001HQtNIzy7lJNoGfYQc8&690



【半醒斋】是天柱先生的画室斋号,也是他对人生哲学的另类诠释。他说,取斋号为《半醒斋》是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自己搞不清楚,只懂一半;另外,他觉得“半”字在中国文化中涵义很深,如好花半放,半梦半醒,美酒微醺,半月清秋,等等,在哲学里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大智慧;人太清醒太昏糊都无趣,梦醒之间才是一种优雅闲适的智慧。进而,他解释,四川话把透彻、清楚说成“醒豁”,比如“你把这个问题弄醒豁没有?天柱先生自谦:我自认读书不求甚解,当然不敢认为自己透彻清楚,是故为半醒也。

真是有趣的诠释。

其看似简朴通透的境界里,实则蕴含中国古代庄子深刻的哲学思想。接近人性与自然,洞悉旷达,返璞归真,不满,不骄。这是天柱先生对生命的现实思考,折射出他追求平和、自由、旷达的精神诉求。偶尔,对待生活、对待艺术,虽蕴含绵绵情感却也有并不轻易浅露于外的深沉。犹如他气息微妙优雅严谨之画作,充盈着幽泉清逸,黄莺恬静,古琴余音之共鸣。

 


 

http://s12/mw690/001HQtNIzy7lJNqnoFleb&690



环顾【半醒斋】,绿萝吊兰满屋碧翠,藏书古董柳烟花雾,弥漫出主人“人醉秋梦黄花地,独守芭蕉听雨声”的避世清雅。那些丰盛的宝贝,恰冷松嫣然云径,薄雾弥漫乡间。无论静卧书柜,画案,茶几,罗汉床,还是伫立博古架,恍若苍烟古灶,芳雾氤氲,皆视觉清丽烟霞半山,沙鸥似云妙趣横生。

更有趣味的是,听天柱先生讲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

聊起淘宝,他顿时兴致勃勃。先生与夫人琴瑟和谐,皆为喜爱收藏之人。每次外出,既喜一叶一世界,又喜四处寻觅喜爱之物。他淘宝无目的,无计划,全凭当时的兴致以及夫妻双方意见的统一。很可喜的是,几十年来,夫妇双方意见往往融洽而步调一致。师母性情温和聪慧能干,她补充到:如遇到双方喜爱之物,绝不遗憾,一定买回家里。因而,多年来,随着岁月的叠加,其宅室收藏品逐年递增。细细点点,意趣满屋。但这并不是金钱的堆积,而是情感的积淀。

他热爱【半醒斋】的每一件藏品,每一件藏品,他都如数家珍。

 

 

 

http://s15/mw690/001HQtNIzy7lIsWsO18ce&690



有意思的是,天柱先生并不是把一件件藏品带回家摆在那里,然后从此就只偶尔观看并从此不闻不问,他显然是一位非常真诚的藏家、玩家。画画或者看书累了,他会从书柜里拿一件出来,品一口茶,把玩抚摸手中的宝贝,陷入安静沉思。一只小乌龟,一个精美的水滴,一把造型奇特的小壶,他静静摩挲着,给予它们在手里把握之中的温度,注入自己的情感与爱,享受香案之前桂影婆娑,空谷流泉浅醉如何的灵魂归隐。

这就很有趣了。

这样的互动,让这些藏品似乎“活”了起来,有了生命与质感,有了爱与被爱。更恍若一位艺术家在内心深处的艺术构思与创作,如清幽鸟翮穿越十里珠帘,享一段秋日时光,观两岸珠帘画檐;更是艺术家客观观察与主观感受的有机融合,恰如半梦半醒的迷幻境界,轻盈如入温柔之乡。

 


 

http://s4/mw690/001HQtNIzy7lIsY68r943&690



http://s2/mw690/001HQtNIzy7lIsYWhgJ41&690



http://s3/mw690/001HQtNIzy7lIsZQMPE72&690

 

http://s9/mw690/001HQtNIzy7lIueAFq878&690



这样随意自在的访谈,正是我内心所期待并欢喜的。

这样的访谈恰是意外中的收获与喜悦。先生见我兴趣盎然好奇非常,极大地激发了他热情介绍藏品的兴趣。这或许是所有喜欢收藏者的共性,渴望遇到对一件宝贝的共鸣与知音。

显然我与天柱先生一样,欣赏着眼前精美丰富的藏品,顿感兴奋。面对如此丰富的收藏,倾听天柱老师清风化雨般的详细解读,同样喜欢收藏的我,自然充满品鉴的乐趣与欢喜。无论那一截世间少见的方竹,还是那一只只造型独特的乌龟;一把如竹节般逼真的陶壶;抑或是花梨木、老梅竹、砚台、马蜂窝、罗汉床。细细点点,穗穗道来,听者如我,如痴如醉。试想,能够在优雅洁净的《半醒斋》呆上几个时辰,听天柱先生亲自讲收藏的故事,或许是很多人渴望的美好时光。

故事在延续,而灵魂在聆听中迷归荷塘深处,沉醉不知归路。

 

 

 

http://s10/mw690/001HQtNIzy7lIt4oS6Ze9&690



http://s3/mw690/001HQtNIzy7lIt5kqVY02&690



http://s12/mw690/001HQtNIzy7lIt5PSNJ7b&690



稍顷,天柱先生抱起画案上一个圆圆的大笔筒,上面布满如浮雕一样的细密花纹,问我:你看这个木纹怎样?

摸索着这个木质笔筒表面蜿蜒丰富如雕刻般精美的神秘花纹图案,我说:好美,雕刻好细腻,是谁雕刻的啊?

天柱先生说:虫。

顿为惊讶,浑身起鸡皮疙瘩。

天柱先生道。原来这种树木本来木质坚硬,但遇到有一种虫,会钻进树皮,开始不断地执着地虫蛀树根表皮,爬来爬去不断侵蚀,最后这个被虫蛀而成的纹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如今眼前这种图案神秘、花纹犹如鬼斧神工般的天然图案。真是大自然的奇妙啊。如果如我一样孤陋寡闻之人,绝对会以为是遥远的非洲某一个部落里隐匿的一位匪夷所思的巫师,在神秘力量下借着清冷的月光雕刻而成的一件奇特艺术品。突然看到博古架上有一个巨大的神似马蜂窝的艺术品。气质恬静美丽温婉的师母介绍说:这是真的马蜂窝,是我与天柱外出到贵州赤水采风时淘到的一件宝贝。不仅因为它是中国传承千年的一味中药,还因为它的外型与存在感很“行为艺术”。很显然,它就是一件来自于大自然的艺术品。天柱先生收藏的乌龟种类最多。他收藏了各种各样大小不等的乌龟。大的可掌握,小的如纽扣。造型精美与拙朴并存,质感温润与硬朗共存。有玉石、玛瑙、蜜蜡、白银、黄金、象牙等等材质雕刻的各种形状的乌龟。





http://s6/mw690/001HQtNIzy7lItams8R65&690




http://s9/mw690/001HQtNIzy7lItb5BLG88&690


突然,看到一个挺眼熟的古代花瓶。

原来,早在二十多年前,天柱先生去猛追湾游泳池附近,在街边偶然看到一个男子,他正弓着背收拾摆在地上的一件陶器,估计是实在没有人买,他情绪失落低着头用布正在包装,准备离去。天柱先生一眼看上这个比较大的瓷器。开片比较大,色泽沉雅,造型古朴,总之自己就是喜欢。于是上前,几番讲价,最后以几百元欢欢喜喜抱回家。“这是一个清代的瓷瓶,造型比较大,很多清代的瓷器开片小,细纹,但这件开片这么大,且花纹很美,少见。”天柱先生非常热爱这个花瓶,并把它画进自己的作品《古瓶莲蓬》,收藏入画册。

谈到青花瓷,他说: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青花瓷。青花瓷虽颜色单一,只有一种颜色,但是,它最能表现出中国传统瓷器的纯净质朴之美。

 

 

 

http://s8/mw690/001HQtNIzy7lItcLKMDa7&690



倾听天柱先生讲藏品的故事,恍若醉眼遥看烟云蓬莱,斜瘦影其乐无涯。逐渐触碰到的是先生灵魂的清澈通透丰富,感悟到的是这位杰出艺术家身上纯善睿智天趣干净自在的灵魂。他说:很喜欢我的【半醒斋】,虽然不大,但气息与气场我喜欢。待在这里画画、读书,以及品玩每一件藏品,它们都有故事,都耐人寻味。

天柱先生的画,之所以形成自己独立清新旷达的绘画风格,之所以能独具雅趣氤氲如诗,我想,这必定与他日常生活中注重品位格调,重视心境的细腻恬静,追求和暖幽静的生活方式分不开。【半醒斋】散发出的味道,犹如长天落霞燕子轻絮,风花如雪柳丝万结,是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在天柱先生身上,暗香浮动气息恬淡,闪烁出月翠扶疏般的烟水晴岚,犹如锦堂笑语生清风的袅袅余香。

 

 

 

http://s6/mw690/001HQtNIzy7lJNtWlmZ85&690





天柱先生完全可以出版一本《秦天柱淘宝记》。

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既潜藏天地之间灵性之物的玄妙,也折射象征艺术的另类视角。很认真地建议天柱先生出一本《淘宝记》,把有趣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听。他欣然赞同,说:这个主意不错。整个下午的六个多小时与天柱先生的畅快交流,感觉到的不是一位画坛名家的拒人千里之外高深莫测抽象枯燥的疏离感,而是气氛融洽交谈甚欢毫无生涩的欢愉。

 




http://s14/mw690/001HQtNIzy7lJNAeatvbd&690

 


他身上升腾的内在气象,符合自然与空间形式感所带来的喜悦,这是审美的喜悦。

他观察大自然,在大气象广角度中去取其小视觉小画面。以小见大,以微小见宇宙,小品大味。他捕捉大自然间的每一处微妙之画面,然后以诗人般的情怀、哲学家的态度、艺术家的精微笔触去表现它,凸显画面的唯美与精神格局。或许,几只赭石色的莲蓬,你可以读到整个秋天的萧瑟;那一篷青翠的竹叶,你可以眺望想象远方整片一望无际的竹海;一截沧桑的老树,你可以无限品读逝去的年轮与传奇;还有那两根笔墨疏淡的翠竹,你可以感悟生命中独立的清俊与挺拔;远方,那几只白鹭,可以带你思考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枝条上那一只翠鸟,我们可以品读到生命轨迹中的孤独与萧瑟。

天柱先生是一位带着哲学思考、爱与感恩来看待大自然中一草一虫一木一叶的。

他热爱着生命中的这一切。他灵魂的丰富透彻,蕴藏着一位历经岁月积淀之后的成熟艺术家坚强的意志与真诚。他灵气的笔墨,文学的诗意,传统的渗透,现代的思考,诠释出一位独特艺术家永不妥协的天赋与敏锐,又缱倦着一颗带着天趣与童心的美学思考。

 

 


 

http://s10/mw690/001HQtNIzy7lJNRCRzr29&690

 


德国美学家利普斯把从力量、运动、倾向等方面来看待对象的方式叫做“机械的解释”,但利普斯在《空间美学》一文中同时指出,还有一种“人格化的解释”。由此,如用人格化的解释来看天柱先生的空间美学,他早已冲破艺术的某些局限,在精神的审美空间,“对着审美对象而感到愉悦时”,他内心是愉悦的。这恰恰契合“艺术起源于人对于美的渴望”。毋容置疑,天柱先生赋予其作品深厚的情感与灵魂,这是源于他在自己艺术的生活中,自然而然灌注自己心灵以独特审美视觉而生机勃勃的本源。他把在岁月积淀的丰富艺术灵魂赋予自己的艺术作品,而以自身精湛的笔墨,细腻的放笔,敏锐地抓捕,独特的视角,丝丝入扣精益求精地运用于艺术创作之中。终于明白:天柱先生在艺术道路上,早已把“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艺术化”融合得天然无缝。他用自己的真实生活,诠释出生活艺术化的真正内涵,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而这样把生活艺术化的诚恳态度,正是当下社会所倡导而欣赏的人文情怀与格调。

 

 

 

http://s13/mw690/001HQtNIzy7lJNVem8A2c&690

 

我们研究人,观察一位艺术家,除了作品,就是要看他如何面对自然,如何面对生活,生活与艺术的辩证统一,恰恰印证了别林斯基在《文学的幻想》里著述的一个显著观点:从思想和情感的互相消融里才能产生高度的艺术性。




http://s2/mw690/001HQtNIzy7lJNWhcvn81&690



一个人的魅力,灵魂有趣,清高风度,远胜过财富与地位。

因而,这篇专访,就不想着墨过多地谈到天柱先生的绘画,而愿意更多地谈到天柱先生整个人给予我的立体感受。我想,读画也就是读人,画最终来源于人,这是辩证的统一。【半醒斋】的人文情怀与独特魅力恰如清风吹拂,而主人身居雅室恍如隐士自得其乐。天柱先生在世界里寻找自我,他更注重自我精神规则的制定。不断超越,与自己,与世界融合。他是一位由内而外散发出灵魂优雅与天趣之艺术家。当我们在他精神世界的丰富性、生活美学的哲学化、灵魂的清澈纯粹以及独立特行的创作中去深深感悟他的独特气息时,一定会豁然开朗。

原来,他的故事,恰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长笛在手,桑榆人家。

 

 

 

 

 

http://s8/mw690/001HQtNIzy7lJO98zeDe7&690

 

 

 

画家简介:

秦天柱,1952年生于四川成都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住业画院顾问。曾任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创研室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长写意花鸟画,在中国当代花鸟画领域独树一帜。主张借物传情、有感而发,通过平实的物象宣泄情感。作品重意境、讲构成,奔放而不粗狂、精细而不拘谨。画面清新淡雅、舒朗空灵,在传统的基础上凝练新意,有诗一般的意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