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晓毅:疏烟淡日晓色云开

(2017-02-26 12:12:12)
标签:

收藏

文化

历史

 

我眼中的艺术家吴晓毅



 

 http://s5/mw690/001HQtNIzy7958Xk79W54&690


 

 

吴晓毅:  疏烟淡日  晓色云开 

 

    文:杨蜀连 

 


画家简介:吴晓毅,1964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协花鸟画专委会秘书长,四川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其代表作品《猫》《夏日》等诸多作品多次在全国花鸟画展、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赛等等美术展览中获得大奖。

 

 



http://s14/mw690/001HQtNIzy7958YuDQFed&690


 



初识画家吴晓毅先生,颇有些戏剧性。

那年夏天,成都市区酷暑难熬,受好友之邀前往成都青城后山泰安古镇半山腰上,他的一座三重小院错落有致层叠蜿蜒的清凉山庄写作。在这座环境幽静空气清澈的私宅小院里,巧遇一帮艺术界的朋友也在其院子纳凉品茶聊天。其中既有我认识的故友,也有初识的晓毅先生。只见他圆脸大眼,眉宇帅气,目光犀利,洞察万物。一旦开口,必定思维敏捷,句句精辟,幽默风趣,乐观豁达,口吐莲花,妙语生辉,完全是一个能把朋友聚会之气氛掌控在和暖舒朗愉悦之中的人。




http://s1/mw690/001HQtNIzy7959101Ec70&690




他一边散漫地喝茶打牌聊天,还能蓦然回首如鹰般观察左右。蝉鸣鸟叫,狗吠鸡鸣,夏风兮兮,翠叶轻佛。偶尔,他的眼光越过一层院落低垂之屋檐,瞬间拍摄了几张在二层院子里独自发呆看书的我:青砖瓦房、悬崖峭壁、木质的圈椅、独坐的女子、安静如斯的田园画面,颇有一个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视觉,唯美干净而意境深远。可以这样说,他的身上还潜伏着神探福尔摩斯般的敏锐、干练与细腻,因而给我留下极其深刻之印象。这些细微点滴,犹如记忆深处的某些忽然之遇见,如一幅画,镶嵌在脑海的某一个角落,一直挥之不去。

 



 http://s4/mw690/001HQtNIzy795903Bm373&690





观晓毅先生之画,你却会有另外的感觉。

他的画气息安静而淡泊,意境深远而墨香四溢,散发出薄雨收寒、斜照弄晴、烟横水漫、长亭柳色之芳意空阔之感。从他的国画作品里,我们可以读到晓毅先生灵魂深处的另外一面:情感丰富、沉稳大气、气势磅礴、深邃旷达、空灵纯净。这是晓毅先生幽默风趣豁达开朗之表象外,所蕴藏于内心深处的另外一面:他不仅仅拥有着一颗丰富感性的灵魂,还在艺术的张力、笔墨的积淀、岁月的历练交融中叠合在一起,进而汇成一溪汩汩流淌的清泉,让人恍如“梦中未必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似夜露清凉般的思绪缱婘,也有如采花篱下,而岚气顿生的剔透晶莹与空幻凄清的魅力。

 



http://s12/mw690/001HQtNIzy79592NaHNfb&690

 



1964年,吴晓毅出生在成都市区郊县今崇州市区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老公安,母亲是财务人员。家里姐弟两人,晓毅居老二。或许是上天冥冥之中的一种驱使或者命运安排,在这个毫无艺术细胞的家庭里,四五岁的晓毅就喜欢拿着笔在家里乱涂乱画。读小学时,老师就安排喜欢画画的晓毅办板报。写写画画就成了儿时晓毅的极大快乐。记得读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发现一个学生作业本上的姓名三个字写得歪歪扭扭犹如篆刻古文般难以辨认,倒过去倒过来都辨认不清这是什么字,懊恼的老师于是就把这个思维怪异的学生吴晓毅叫到办公室询问:你这三个字怎么念啊?

学生老老实实回答:吴晓毅。

“你写的这究竟是什么体啊?”

小学生自豪地挺挺胸,一板一眼回答:老师,我写的篆体,印章都这样写的。

由此可见,一个有着艺术天赋的孩子,即使篆字不太会写,却依然我行我素天马行空地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中而乐不可支。

 

 


http://s11/mw690/001HQtNIzy79594mk5Qea&690







吴晓毅就是这样,自小坚持在美术上自学,直到有一天,他才突然顿悟般发现:“原来自学是成不了才的啊?”,你得必须有老师引路啊。1983年开始,吴晓毅在一次画展上,突然看到花鸟画名家秦天柱先生的作品,顿时被其简约清新之画风所深深吸引。他开始关注秦天柱老师。四年后的1987年,23岁的晓毅经朋友介绍,才终于认识了当时35岁风华正茂的秦天柱先生,并正式拜天柱先生为师,荣幸地成为了秦天柱先生的第一个弟子。

 




http://s11/mw690/001HQtNIzy7959975gu0a&690




师从天柱先生后,晓毅开启了自己一生在绘画道路上的新篇章。

他开始在天柱先生的笔墨抒发中感悟其韵其神其气,勤奋学习,专攻花鸟。并于1993年进入四川省诗书画院首届研修班秦天柱工作室深造。上天赐予晓毅先生的绘画天赋在天柱先生的严格指导下突飞猛进,花雪满纸。斜阳照水,岁月磨砺,晓毅不仅仅学到中国花鸟画醇厚的笔墨意蕴,更从天柱先生身上感悟到了一个天才型画家丰富澄澈、内外皆修的独特灵魂,这或许是他人生最大的收获。“我的老师秦天柱,不仅画风独特,画得好,而且人随和真诚又有个性,我很敬佩他。”作为师承天柱先生的大弟子,吴晓毅不仅仅领悟了天柱先生花鸟笔墨之精髓,又突破自我,走出了自己在中国画探索中的独特认知。晓毅先生坚持认为,绘画一定要有三感,感觉,感受,感动。没有感觉与感动,绝对不画。“因为面对一张神圣的宣纸,我落笔非常严谨,没有感觉我是不会动笔绘画的。”他在绘画上的独特思考与创探索创新,颇有“古屋寒窗底,黄昏灯火市”的诗意阑珊与张弛有度。

 

 



http://s6/mw690/001HQtNIzy7959aS1KZf5&690





2010年,在花鸟画创作上成绩斐然、佳作倍出、并多次在国内高端大型美术展上获得大奖的吴晓毅,开始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他开始把创作的主要精力从花鸟画转为放在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上。“我是一个写意画家,因而对笔墨、气韵以及作品的意境要求极高。”吴晓毅突破国画花鸟笔墨的骨法用笔,在国画创作上又“孤芳自赏”地开启了新的探索之路。他研究国画与西画的精妙之处,融会贯通东西方绘画与中国画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契合点,提炼出自己在绘画语序上所需要的养分。他尤其痴迷国画创作墨韵之间的“气”字。坚持认为,国画墨韵所散发的“气”韵,恰恰是西画构成中色彩、光影、笔触所没有的独特味道。“我认为,画画不仅仅是动笔,画画要用脑,要走心。中国画讲究笔韵之美,而写意画就是要写出意趣、意像、意境,好的中国画一定是养眼的,一定是赏心悦目的。”晓毅先生在思考与探索中执着前行,把自己近四十来在笔墨春秋中悟出的独到见解,化为一幅幅画面空灵疏朗、气势磅礴、笔墨清新、意蕴悠长之山水作品。他善用墨。他说用墨其实就在用水。水墨的运用在他的挥毫泼墨下,作品不仅仅呈现出笔锋老辣、浓淡相宜之韵,还在视觉上透出精致的唯美辽阔的气象,散发出大气之恢弘、深邃之旷达、墨韵之氤氲的古台芳榭秋千外的寂静,与博大浩瀚之中隐藏的婉约。

 




 http://s12/mw690/001HQtNIzy7959cyWLNcb&690






观晓毅先生作品,似乎是在一次次文化苦旅之中灵魂的跌宕。他的水墨作品《夜泊》墨韵晕染极其美妙:黄昏,天空云彩晕染,远山与天际相连,近处,一湖泊,一江水,寂静安然。最为触动人灵魂的是平静的江水中那一叶扁舟,一只细篙如针插入水中。世界似乎是万籁俱静的,划船人似乎也已归家。此时此刻,唯有这一叶扁舟摇曳着观者之心。整幅作品渗透出浓烈的自然之美与深邃空寂的意境,在画家墨色浓淡枯湿、构图落笔的绝妙中氤氲出独特的气息,令人瞬间安静而心弦微妙地涟漪浮动起来。作品《暗香》:一株老梅,枝干遒劲,几点红梅,默默绽放。画面疏朗有致,留白空灵清澈,颇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清冽意境。晓毅先生的近期作品《极地清凉》应该是我印象极为深刻并最喜欢的一幅画:整幅作品的三分之二画面,几乎都被朦朦胧胧如隐若现高耸入云的庞大冰山所占据。冰川似乎正在消融,仰望冰山,那雪白的冰雪与渐渐消融而下的冰谷痕迹如刀削般沁入心脾。一个孤独的行者静静站立山顶,他的眼前却是沟壑万恒难以逾越的冰山。冰山、大山、行者就在这样一个时空里相遇而沉默。此作品画面所诠释的禅意与意境,传递出画家深刻的思想性与哲学意味。空茫与无垠相融,孤寂与群山作伴。人与自然,人与孤寂,自然与消融,就是在这样辩证统一的空间里存在,颇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忧伤之感。此作品尺幅并不大,且很小,但画面透露出的气势气场却磅礴大气。可见,一幅好的作品,有的时候,并不在于尺幅大小,而在于作品所传递出的气韵与气象。作品《何处》:这幅作品构图十分巧妙,高耸的悬崖之上,一条大江横卧之上,峭壁千刃,墨色沧桑;一叶乌篷船,无人,轻浮江水中。画面有着关河萧索,千里清秋,烟波满目,云愁消黯之西风萧萧的意蕴。

 

 



http://s7/mw690/001HQtNIzy7959eNBCCe6&690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注定是一个灵魂丰富且富有创造力的人。近四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显然,早已赋予晓毅先生对中国画的深刻理解与笔墨诠释。这个入道甚早,以花鸟画出道、闻名而今在水墨山水创作中成绩斐然的蜀中画坛高手,把自己对自然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客观视觉认知,与透过生命本质的精神意象,以稳健洒脱空灵深邃之笔墨,倾注在宣纸上,渗透出了一幅幅芳华天下之佳作,诠释出了自己灵魂深处最为本真的美学认知。





http://s6/mw690/001HQtNIzy7959gHY7r05&690





画为丹青,写意极难。晓毅先生的山水写意画,散锋随心、水墨灵动、淋漓轻灵、浑厚酣畅,笔墨之中凸显画家在运笔间的洒脱自如、笔墨随形,既有浓墨重彩的纵横,也有轻点落笔的轻盈。最为珍贵的是,他作品渗透出的思想内涵与视觉美感,正是画家丰富的艺术思想积淀之后的肆意表达:传承着中国画传统文人画的精髓,又突破传统赋予作品新的艺术表达语境,曼妙清新而韵味深远。读晓毅先生一系列山水作品,如《马放南山》《暮雨千山静》《深山寂水船悠悠》《放牧》以及《回家》《夕阳伴我还》《青城山之恋》等等,就可以读到画家或浓墨重彩或大空间留白或淡墨氤氲或气势磅礴之气势,他用自己的心,赋予了每一幅作品独一无二的深刻诠释与另类解读。

 





http://s13/mw690/001HQtNIzy7959ihDpqfc&690

 

晓毅先生个性中的大气真诚,谈吐中的幽默风趣,知识面的广博丰富,无不叠加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画家之形象。多年来,晓毅先生并不拘泥于仅仅在画室挥毫,他更喜欢行走天涯,采风写生,创作冥思。喜欢在松涛鸟鸣,涧水潺潺,云海起伏,苍茫广博中,静静聆听秋虫呢喃,翠竹摇曳,眺望远山叠嶂,蓝天白云。他尤其喜欢自驾采风,足迹遍布婺源、黄山、新都桥、庐山等名山大川,广漠原野。正是这样不拘一格的胸襟与坦荡,沉淀与思考,今天的画家吴晓毅才能有着吹尽繁红梨花雪,垂柳拂面琼壶叠的笔墨旖旎与丹青诠释。正如晓毅先生的一幅作品《回家》:浓墨重彩之下的漆黑之夜,隐约可见的微弱的灯光,庞大如森林般的夜幕下匆匆行走的那一个小小的人影。你仿佛可以嗅到黑夜里那一张巨大的夜幕下让人心悸的气息,与之相反的是那个行走的人如风的移动。画面在静与动、光与影、黑与白,以及寂静之夜与细微的脚步声中,传递出自然与人、人与当下、空间与距离、博大与微妙之间的客观呈现,艺术地表达出画家心灵深处的那两个字:回家。

 

   



http://s9/mw690/001HQtNIzy7959l3isgf8&690

 

 


       http://s1/mw690/001HQtNIzy7959ls5mEa0&690

       



       http://s5/mw690/001HQtNIzy7959myl1ya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