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凯:行汉唐之风融中西之韵

(2016-08-12 09:49:00)
标签:

文化

收藏

我眼中的艺术家梅凯先生

 




              http://s11/bmiddle/001HQtNIzy74k9lMFke3a&690

 



画家简介

梅凯:1946年生于天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他以人物画蜚声画坛,其人物肖像画更是惟妙惟肖,曾荣获“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精品展”金奖,作品相继收入大型画册《中国画二十家》《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集》等。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有《梅凯:国画作品》、中国画名家梅凯人物画专辑《峨眉山月》等作品专著。

          



 http://s6/mw690/001HQtNIzy74k90iN2595&690

           

 

               梅凯:行汉唐之风   融中西之韵

 

                    文:莲子

 

 http://s10/mw690/001HQtNIzy74k9nGDXjf9&690



梅凯先生是近年来我采访过的艺术家中最富情趣的一个人。

他的身上,自然而散发出的自在与乐观、意趣与丰富、深度与勤勉,蕴涵在他举手投足与生活细节的点滴之间,气质与气场都不可复制,唯独属于他一个人。





http://s2/mw690/001HQtNIzy74k9q6Xv3c1&690


   


 721清晨,与画家志章、梅凯先生好友罗先生等一道从成都驱车直奔都江堰。汽车拐进市区一条幽深隐秘的小街里的小院,著名画家梅凯先生的工作室落座于此。这是一栋外观看起来比较陈旧的小楼。走进梅凯先生的家,瞬间豁然开朗。画室是三层小楼,因房间太多而犹如迷宫。低头望去,一楼的院子花园里有巨大的金鱼缸,低矮的花丛以及绿色藤蔓,静静摊开着,气息与姿态煞是安静而温婉。环顾四周,恍若感觉进入了一个收藏家的天下。很显然,这里是属于艺术家梅凯先生的艺术世界。三层楼房的偌大空间,每一间屋子里都充满着非凡的意趣与丰富的内容:古董、红木古桌、奇石砚台以及博古架上密密麻麻的各种造型的紫砂壶,令人驻足。他的画室别有洞天地隐藏在地下一层,清凉安静而颇有古雅之韵。画室左边墙上挂着几把古琴,一看古琴木质甚佳,色泽温润纹理细密,实为老木而手工打造。另有巨大弓箭一把,充满强悍的古拙之韵。画室除了很多世界各国艺术绘画藏书外,深谙茶道的梅凯先生平时尤喜与同道中人弹奏古琴。因此,画室中间一老木桌上置有古琴一台,他说属青城山顶一善做古琴之道教师父用一段古老木头所手工定制。说完,他落座琴旁,轻抚古琴一曲,顿时,书房里琴声如丝,安静如斯。画室除了一张较大的画案外,梅凯先生介绍说自己更喜欢在墙上作画,特别是大画。画室右边两台超大屏电脑置于桌上。早就听说梅凯先生虽年过七十,却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他熟练使用电脑并对自己作品细微之处的揣摩、东西方艺术作品的细读品鉴,以及在网上搜索喜爱古物等等,无所不能。这样看来,梅凯先生确实为一名与时俱进之心态青春之人。





http://s10/mw690/001HQtNIzy74k8P2PHj69&690


落座后,梅凯先生一边娴熟地泡茶,一边交谈。他说他喜欢香道、茶道、古琴、养狗、养猫。与之聊天时,他养的两只模样俊美可爱的小狗温顺安静地趴在他的身后宽大的椅子上瞌睡,他时不时抽出一支手去摸摸它们的头或者脊背,动作很是温柔与细腻。

 


http://s3/mw690/001HQtNIzy74k9j6lPAb2&690



他也抽烟。

他一边抽烟,一边倒茶。他谈话时非常自我,身上流露出一个男人的霸气与率性。他长长的头发上别着一枚特制的银簪子,造型独特而古朴,他说这是特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定制的。看起来,他是一个相当注重个人形象之人,但是却一点不让人觉得做作、突兀和别扭,感觉梅凯先生就应该以这样舒服、自然、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http://s3/mw690/001HQtNIzy74k9t9sr062&690






一边品茶,一边交谈,一边仔细观察梅凯先生:身材挺拔,气质颇佳,帅气清朗。他的眉毛很长,下巴上也留着胡子,我猜想,估计他潜伏着长寿因子吧。刚才,他楼上楼下领着我们参观,身形敏捷,行走如飞,充满活力,完全不像一个七十岁的人。作为一个资深艺术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油画、版画、中国画、连环画,直至艺术创意、广告设计、环艺设计等全方位的美术历练里而铸就今天大美术观的梅凯先生,日常生活的细腻丰富与艺术情调,始终充满着诗情画意与历经沧桑后的乐观豁达。他勤于笔耕,喜四方云游。崇尚汉唐之浩气,融贯西画之精微。他的潇洒与乐观,是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与曲折中,沁润而出的从容与淡定。




http://s11/mw690/001HQtNIzy74k8QG4X04a&690



梅凯先生卓著的绘画成绩早已在中国蜚声画坛。他及其擅长人物画,所描绘人物惟妙惟肖,眉宇之间可以读出故事与沧桑。他也注重有意境的人物画,特别是蕴含着文人雅士或者黎明百姓从春秋到汉唐直至宋代时期的古风雅韵与寻常精神生活之场景的再现。读他的作品,你会恍若穿越到了远古时代的悠然境地,如沐春风,如淋春雨,如嗅岚气。他的作品《听琴图》:画面是一棵巨大的老树树荫下,有三人。一古代温婉女子轻抚古琴,琴前一男子双手抱膝,身边一摞书籍,闭目陶醉在琴声里。旁边有一手执团扇之孩童,跪席在一个放着一个铁壶的火苗燃烧的火炉前,却抬头静静望着弹琴的女子,一把火钳与几颗木炭置于地面,画面安静而似乎传出古琴悠扬的潺潺之声,好一幅闲适听琴读书烤火的素朴雅趣。梅凯先生的巨幅画作《将敬酒诗意》,可谓气势磅礴、大气凛然,有着独逸稳健的大手笔:整个画面三分之二都是倾泻而下的滚滚黄河水,似有不可阻挡之雄壮之气魄。而画面右下角,小小的三个人,两个古代长髯飘飘的儒雅男子,一个牵马的小童,这样恢弘大气的展现大自然之强烈气势与李白的胸襟与洒脱,构图大气,浓墨皴染,只消管窥一见,顿觉画家情怀。他的作品长眉罗汉《三千寿》,画中的长寿老人眉宇清朗仙气扑面而来,很显然充满着智慧、温暖与力量。我还喜欢他的另外一幅颇具禅意的作品《顿见真如》,画面是:一棵沧桑之枯树下,坐着一个面容慈祥恬静的小和尚。他身着素色袈裟,手捧一张似乎盛着清水之莲叶。他的面前坐卧着两只身形巨大的老虎。两只老虎眼神里充满着期待与安静,其中一只老虎,望着小和尚,眼神温暖。画家所传递的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佛是众生,众生是佛”的理念就在画面的空灵与深刻之中,给予读画者于无限的启迪与觉悟。观梅凯先生之国画,你不得不感叹他深邃的思想与艺术造诣的精湛,以及岁月给予的顿悟与积淀。他的作品《陋室铭》印象更为深刻:作品上半部分是褚红印泥章的拓片,一个面容消瘦且清风道骨手摇薄扇之古代男子坐在地上,一株菊花,一摞古书,却渗透出古代文人雅士虽物质清贫却精神丰富的安静与执着,特别是古代男子的身形,仅仅是寥寥数笔的清淡,而面容却是细腻而忧伤的,令人内心触动一丝孤独的感怀而瞬间呆滞在此幅作品前。

 



http://s8/mw690/001HQtNIzy74k8YhNLF87&690




梅凯先生早期以油画为主,因而,他在人物造型与面部表情的细微上,表现出极致的功力与水平。他画古代男子,画面男子似乎都具有魁梧之躯、阳刚之气以及洒脱狂放。如《东山竹丝》《达摩东渡》《敦颐爱莲图》《钟馗搜山图》等等,画面中的男子健壮魁梧,五官轮廓刚毅而坚强,有着中国古代男子的气魄与强势。画家笔下的古代女子,更有着在运笔轻灵、笔墨雅逸、疏淡淋漓、恣意高超的独特技艺,笔墨把控之巧妙用墨之高超,令人叹服。如《谁家春燕啄春泥》《杏花林里过来香》《鹿鸣》等作品,画面幽雅、恬静、深邃,点墨之间,隐隐约约将女子身形婀娜面容秀雅温婉之韵致委婉地凸显,颇有如入世外桃源或者仙境遇到佳人的清丽脱俗恬适之感。诚然,挚爱艺术如生命的梅凯先生在六十多年来的艺术探索之路上,他思想,反省,探索,追求,实践,顿悟以及收获,在人生的起承转合以及艺术道路上,恰似经历了“梦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茫茫天际,只待一颗纯粹之心去寻觅那“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的意境,而这一切,就颇有些让人羡慕和佩服了。

 



http://s16/mw690/001HQtNIzy74k92WIbBaf&690

梅凯先生出生于天津。父亲是资本家,建国前在天津开过“利东纸行”。1952年父亲支援大西北来到西安。在西安新华印刷厂做技术制版工作。童年时候,梅凯家境不错,父亲因为独特的技术,在那个年代月薪就是130元,在当时算是很高的工资了。梅凯现在还深刻记得很小时候的几个场景。一个是家里仆人送幼小的自己去上学,一路来到私塾,印象深刻的就是私塾满屋子的药柜以及中药的气味。第二个场景是,才四岁的自己就能背诵一首民谣:

小同学,高才有

不洗脸,不洗手

鼻子抹了两袖口

人人说他长得丑。

七十岁的梅凯先生至今背诵起这首民谣来依然乐呵呵地,思维非常地清晰。

 



http://s10/mw690/001HQtNIzy74k94sYyd79&690




1966年,梅凯先生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那个时候的美院附中教学非常严谨。上学期间,学校常常有西安美院的老师过来代课,因而基础课非常扎实:素描、写生、水彩,国画,油画都在学。梅凯先生回忆:我当时,开始偏重油画,后来又喜欢花鸟画。再后来又喜欢上了人物画。毕业后,在那个连环画盛行的年代,我开始画连环画,用笔,勾线、皴染、点染,然后,在半个多世纪的绘画艺术道路上,一点一点成为今天的自己。几十年来,梅凯先生善于将东西方艺术融合在一起,这个最后毕业于中央美院的艺术家,或许天生就是一个该画画的男子,他浑身上下充满的对艺术的敏感以及挚爱、生机与活力,敏捷的思维与独到的见地,在丰富的作品中可以读到他对中国画的创新与探索,令人折服而敬佩。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最好的文艺批评家往往是文艺创作者本人。

梅凯先生就是不断在创作上否定自己反思自己并一直前行的最好例子。

他不断否定自己,而且往往是全盘否定,再重新上路。“画画就是要心情淡淡的,欠一点好,留有余地。”他说:我一直在想,到底画什么?最后一看,什么都不是!他反复研究西方各国艺术大家的作品特别是俄国画家费欣的作品,对费欣的勾线、块、面进行深度思考。他说:我们国画存在线条,而油画没有线的概念。我看毕加索的画,就思考,他为什么这么画?他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什么?有些伟大的画家的作品你可以读出悲凉,而我们画画可以读出什么?比如,画山,不是呈现一个自然的山,而是一个故事,有诗意的故事以及田园思想。

 




http://s7/mw690/001HQtNIzy74k96bclU66&690




梅凯先生不断探索中西绘画的融合之路,乐此不疲,夜不能寐。他十分欣赏当年画家王子武与李石兰用宣纸聊天的雅韵意趣,他说:他们把近期的情感倾泻在宣纸上。王子武先生曾经画过我的老父亲。我还记得王子武先生画过列宾的一个女人肖像,是用非常好的高丽纸画的,印象极深。李石兰画过罗马尼亚画家巴巴的画。我当时也是把巴巴的某些技法拿过来,有点像中国的“没骨画”。巴巴作品里的人,臂如嘴唇是没有唇线的,眼睛也是没有眼线,虽然模糊,却有让你想盯住看透画面读出思想的强烈欲望。

 




http://s12/mw690/001HQtNIzy74k9gQuIr7b&690



除了绘画,品茶,梅凯先生还特别喜欢闻香。谈到“香道”,他兴致勃勃,他说调香才是玩香的最高境界:过去的苏东坡是喜欢“玩香”的,而宋代是喜欢“玩香”的极致年代。过去,皇家贵族在“玩香”中体味的是“熏”的感觉,臂如“雪里探春”,玩的就是“意境”。我自己喜欢调制“合香”,在闻香的过程中我自己心里想到的是凉意与悠远。先生又言:其实,喝茶、闻香、弹琴、论道,都是人与人交往沟通了解的过程。

说完,他带着我参观他藏香藏茶的一间小屋。他先打开一个柜子门,说:你闻闻。我屏住呼吸,轻轻一闻,“嗯,简直就是馨香啊。”他立刻又打开另外一个柜子门,说:你再闻闻。刚闻过馨香的我立刻又开始深深闻这个柜子里的味道。他问:怎么样?是不是刚闻过香后,又闻茶,你会感觉到茶叶清透心扉的茶香?

一瞬间,竟然在这些岚气馨香之间陶醉。

 



http://s1/mw690/001HQtNIzy74k97yaYM20&690




采访时,梅凯先生一边泡茶一边气韵笃定地聊到自己对绘画的一些个人观点:现在所谓的气韵生动之画,缺文气。他欣赏徐悲鸿,在他眼中徐悲鸿就是谦谦君子。他谈到绘画,坦率陈述:你看徐悲鸿的马,画里笔墨有文章,有气韵,有文气,而很多画家画马却只注重形象的精准与造型,那么表现的只是牲口而缺乏文气与内涵。现在喃,好的写意画太少,而工笔画细腻的也少。工笔画是基础啊,一个画家,必须要把内涵、文化表现出来,现在很多人浮躁,很多画画的人首先追求的就是市场,追求的是一平尺多少钱。而我们古人讲究是内涵与文人气,比如八大山人。我特别欣赏现在的八大山人艺术馆,就非常朴素,有嚼头有回味。但是,现在很多美术馆只追求奢华,却空洞无味。

梅凯先生侃侃而谈之后,说:艺术讲究纯粹。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觉得自己画了一辈子白画了。

 



http://s6/mw690/001HQtNIzy74k9FXTdXd5&690




同行的梅凯先生的好朋友罗先生镇静回复他:那是因为你在顿悟中。

胡先生是梅凯先生多年的好友,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地。在品茶论道时,胡先生发表自己对梅凯先生绘画艺术的观点,他说:你全盘否定自己的绘画,然后你自己消化,过滤,自己从中悟道自己“所画”。一个画家,感觉很重要,人们往往因为画,喜欢人。善良之辈都喜欢真诚之人。若是应酬之画,往往枯燥而勉强,因为没有灵感。而绘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劳动过程,需要构思、色彩、线条、结构、情感,因而,绘画过程是一个思考过程。我们彼此的关系非常真实,因为很多时候,我购买的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故事,以及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于此,就足够咀嚼品味的啦。

 




http://s15/mw690/001HQtNIzy74k98XgeO5e&690



访谈快要结束时,很好奇梅凯先生脖子上挂的一串很特别的珠子,先生递过来给大家品鉴欣赏,说:这是沉香。他仔细介绍关于沉香的认知,说沉香中的“棋楠香”必须生闻,而大多数沉香都要加热。说着,他从一块沉香上用小刀切下一小片沉香,用打火机点燃后递给大家依次嗅闻,果真,燃烧后的沉香顿时在画室里香气四溢起来。

 



http://s2/mw690/001HQtNIzy74k9cZW1jf1&690




在氤氲的岚气里,有幸欣赏到了几幅梅凯先生在艺术上不断否定之后突破性创作的新作品,那是艺术家梅凯先生突破自我重新探索独辟蹊径的一条艺术之路,作品笔法细腻与精湛,没有相当的绘画功力实属难为之,因而令人在作品前惊叹:他把西方油画艺术与中国国画技法精心融合而创作的精美作品,我感觉,蕴藏着艺术大师列宾的影子与中国画家梅凯的灵魂。正如梅凯先生所言:绘画,必须要有一种纯粹的精神。我不断自己给自己压力,这样才能前行。中国传统技法不够,比如二胡,你只能拉“二泉映月”,但如“黄河大合唱”之类的雄壮浑厚就需要交响乐,需要加入钢琴。在我看来,国画如二胡,油画如钢琴。

 




http://s4/mw690/001HQtNIzy74k9bsGKTb3&690



离开都江堰返回成都。梅凯先生对艺术的见地、作品的丰富、精湛的绘画艺术、生活细节的艺术情趣以及他超凡脱俗的气质,一直萦绕脑海挥之不去。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田野以及酷暑下的刺目的烈日,感慨颇多。艺术其实是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的,生活则需要相当的安宁才能产生艺术创作的激情。因而,独特而注重生活品质的梅凯先生深谙生活的哲学之道,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活与艺术融合而密不可分。或许,此刻的认知是断续的、破碎的、不完全的,但是,那些如碎屑、清风、落叶似的残片记忆,会凭着阳光般的意念,铭刻这个才华横溢、特立独行、内心丰满的艺术家,而最终明心见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