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的基础,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石,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是初学儿童开始学习的敲门砖,它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首要的奠基性的任务。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一工具,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拼音教学的特点,分析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对策,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汉语拼音,并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一、汉语拼音教学特点。一是汉语拼音教学具有形象性。汉语拼音教学形象性的特点是由儿童心理认知特点及教材的编写特点决定的。汉语拼音教材的本身就注重形象性。例如声母、韵母的教学,教材几乎给每个声母韵母都配了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是描绘发音方法;有的是描绘字母的外形。教材的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形象、生动。二是汉语拼音教学具有情趣性。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对于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更有兴趣,而且教师只有把课上得有情、有趣,学生才能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从而保证学习质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汉语拼音教学具有记忆性。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会读、会写所有的声、韵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牢、记准、记得快。四是汉语拼音教学具有实践性。第一阶段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是让学生会拼读音节,而且教材在编写时也是在学习声韵母的过程中穿插着音节的拼读,而不是学完声韵母,再学拼读。因而在教学拼音时不但要让学生会写、会读,还要会用。这就决定了拼音教学实践性的特点。
二、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教学方法枯燥。目前在一些拼音教学中还存在陈旧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读,学生跟读的形式,对于拼音的书写,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的一篇一篇的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趣味性。虽然在笔试检测中,能得到高分,但是口语测试中,成绩就不理想了。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为教拼音而教拼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学生缺乏初学时的好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刚入学的新生在入学前早已对汉语拼音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学习,这说明儿童的认识有提前的趋势,这也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汉语拼音失去了初学时的那一份好奇,加深了汉语拼音在教学中的难度。但儿童对拼音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善,儿童的汉语拼音知识是从零散的学习中获得的,他们只重视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他们的最终目的只是看是否会“背”字母。三是学生自身年龄特征的制约。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过渡的时期。众所周知,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的东西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低年级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据我观察,学生在高兴时能较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反之就较差。由于这种种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拼音字母记忆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四是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内容多而且枯燥,不仅有声母、韵母、拼音方法和拼写规则,还受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所以,学习拼音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的确不容易。
三、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对策。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学习抽象的拼音、接受并熟练地拼读音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拼读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借鉴并运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把图文、形、音三者结合记忆。学习字母时先从儿歌入手学生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我注重搜集一些易于记忆、朗朗上口的汉语拼音学习儿歌,教材也提供了很好的插图,合理利用起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e”时,我先教学生读儿歌,再结合插图小组互相帮忙,这样学生学起来都比较轻松,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我充分借助插图调动孩子的兴趣,通过读儿歌、讲故事、看插图,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愉快的认读、书写,准确而迅速的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二是形近字母比较记忆。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组成,包括左半圆、右半圆、长竖、短竖等等。在教授由这些笔画组成的“b”、“p”、“d”、“q”等字母时,可将这四个字母分成两组启发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组形近字母在比较时,可以引导学生想:“b”和“p”都是右半圆,听广播(b)天线往上拉,泼水(p)水往下流;“d”和“q”
都是左半圆,马蹄(d)向上带土,气球(q)下边拉绳。还可同时加上手势和口诀:右下半圆b,左下半圆 d,右上半圆p,左上半圆
q。学生在边看、边说、边比划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两组字母的记忆。两个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学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三是通过听故事学习。讲故事学生最爱听,生动有趣,容易记忆,能够帮助儿童在听故事中获得知识,形成记忆。例如:学习“j、q、x”和“ü”相拼的规则时,我就讲了“j、q、x”三兄弟很调皮的故事,让学生记忆“j、q、x”和“ü”相拼的时侯去掉两点。学生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忆深刻。四是在游戏中学习。一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我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开火车、比一比、猜一猜、变魔术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拼音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总之,学好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最为关键的第一步,教师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这门工具,为后面的字词教学、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搞好拼音教学,通过儿歌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尽显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是关键。只要注重以上几个环节,拼音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