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

(2009-06-08 20:11:31)
标签:

和谐

师生

关系

作用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浅谈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最基本、最重要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现在许多老师都有这种感觉:爱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呢?当然有社会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我们当老师做得不够。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行商榷。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试想,一个对某个老师有厌倦抵触情绪的学生,决不会耐心细致地去听那个老师讲授的课程,最终因厌人而导致厌学。反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爱戴崇敬的心境,学生就会因为对这位教师喜欢而特别喜爱他所教的学科,并付诸极大的学习热情,当然效果就佳。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教师只有对学生在生活上给予爱护,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动接近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此时学生会由对老师有良好印象发展到对老师所教学科有好感,进而产生学习这一学科的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彼此间产生一种依赖性的亲切感,从而使双方增进交往,配合默契。只有老师以真情、爱心对待学生,学生才能从敢和老师接近到愿意和老师接近,主动和老师接近。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任性,感情脆弱,稍有不慎,就导致关系恶化。教师一定要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动辄摆出老师的威严架子,动不动就训人,甚至变相体罚学生,使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爱戴,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变厌学为愿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才能主动地去和老师交谈。这时,他们已把老师当作亲人、朋友和主心骨。尤其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差生最大的特点是不懂又不问,这种心理特征实质就是惧怕老师的表现。教师应多接触他们,与他们一起分析、研究成绩差的原因,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学习上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平时上课可以多到他跟前转转,及时给予指导,课余主动和他聊聊,使他排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使他有自信心,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心理相通,达到一种和谐的默契。

当然,师生关系的融洽,并不是一味地迁就纵容学生,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但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利用师道尊严压制学生,只有信服地接受,才是真正的接受。

要想使师生关系达到默契程度,除了上面论及的对学生爱心、关心之外,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也是重要的一面。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视野中,学生也会评价老师,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要赢的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渊博的知识水平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所谓“云厚者,雨必猛。系劲者,箭必远”。因此,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教师知识渊博了,课就讲得得心应手,成竹在胸,就会激起学生的崇拜心理,引起师生共鸣。学生就会学有所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