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养生八大理论

(2011-01-27 21:29:39)
标签:

古养生八大理论

健康

分类: 健康与养生

古代养生八大理论

 

 

一.动静结合,中和为度

  养生保健,应当做到动与静兼修.二者不可偏废.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养,以动为主.动与静,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做到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

 

二.形神兼顾,养神为先

  "形"指形体,亦即身体.是人体及其器官的概括."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国养生学从来都重视形神兼养,并以养神为首务.这种形神合一,以神统形的整体观是中华养生的重要理念之一.

 

三.协调阴阳,以平为和

  阴阳调和,即可达到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袭,耳聪目明,正气运行如常.而人体不病的关键又在于"阴阳得其平",即阴阳平和,不偏胜不偏袭,由此百病不生.

 

四.天人相应,适应自然

  "天"指自然界."天"与"人"两者具有相通应的关系,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这种人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称为天人相应.如果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协调,就能保健延寿.

 

五.调节饮食,舒畅情志

  "调"即调和饮食五味(辛,甘,酸,苦,咸),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节"即有节制,即不可过饱,亦不可过饥.食量适中,方能收到养生效果.祖国医学特别强调内脏疾患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失调有密切关系.情志的异常变动,容易导致人体内环境失调而得病.

 

六.精气流通,通调经络

  精气是生命产生的本源,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精气充足,则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而且精气运行必须协调通畅,人体才能处于健康状态.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运行到全身,才能使脏腑相通,内外交贯,从而养脏腑,生气血,布津液,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固本扶元,正气为本

  历代养生专家都特别重视保养人体正气,保持气血充盈,正气旺盛,才能卫外固密.所以人体应保养正气,固本扶元;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八.辨证施治,标本兼顾

  辨证法是中国哲学的特色和优势.祖国医学的整体辨证观体现了中国文化这一特色.中华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方法;同时又要调整脏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标本兼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