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机关:宝藏还是陷井(详细图解)

标签:
其他杂谈 |
分类: 其他 |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165624a6-70c7-4d2e-bc11-ec4cd3776040.jpg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940d7e1a-6410-44dd-a912-a5b403030f7a.jpg
陵墓中的“鬼箭”图示
弓弩的实战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徐市带数千童男童女去东海求“不老药”时,因在蓬莱遇到了大鲛鲁鱼,便请嬴政派神箭手与他同往,嬴政“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弓弩的杀伤力强大,自然嬴政在营造自己的陵墓时不会不使用这种装置,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传诣七十余万人,穿三皋,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当然,若盗墓者晓得内情,只要小心谨慎,想法“断其机”,便万事皆休,任意盗掘,大发横财了。晚清学者俞樾在其所著的《茶香室四钞》中曾引用元人吾衍在《闲居录》中所写的一个故事就再现了这一情景:“陈州古墓,俗云高柴墓,为冯马儿所发。初得石刻,曰‘冯马儿破’,遂发之不疑。毒烟飞箭,皆随轮机而出,因断其机,得金铸禽鸟及玉甲片若龙鳞状,其他异物不可数记。”
鉴于弩弓飞刀法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墓主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系列连环翻板、铁索吊石等反盗墓暗器。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071725f4-0811-4af9-b719-ea741c1d67de.jpg
陵墓中的连环板示意图(制图:蔡博)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01ac2a84-f3ee-404f-a4a5-acb70ff6cf27.jpg
连环板示意图二(制图:蔡博)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225d5a0f-9723-4f28-84fe-2150d3aa30d6.jpg
连环板示意图三(制图:蔡博)
年间,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于云门山发现一大冢,墓道之中就发现了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当时坑中积水甚多,待把水抽干,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显然是盗墓者所携。但此墓还是遭到盗掘,室内器物所剩无几。清理人员发现,在连环翻板之下有两架木梯相接,木梯已经腐朽,但仍能见出形状,这无疑是后来的盗墓者想出的破解之法。只要将木梯放入墓道,盗墓者沿梯而入,如履平地,一切翻板与陷坑、利刃都枉费心机、无济于事了。由此看来,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智慧较量,着实令人惊叹。
流沙:以柔克刚的软防御
2005年7月,在西安西三环一处建筑工地上,修路工人在开挖排水沟时,无意间从地下挖掘出了大量沙子。令人吃惊的是,当工人准备停工清理挖掘时,在准备铺管道的一个洞里,又发现了更多的沙子。工人们心生奇怪,不知道这么多沙子底下到底掩埋了什么,就赶紧停下来,并向上级部门和文物部门汇报。两天后,闻讯至此的西安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现场勘查后,初步推断该沙坑属于古代一种具有防盗措施的墓葬——积沙墓。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fac75f3a-6c18-4b0b-9940-56d2574f0be1.jpg
河南上蔡流沙墓发掘现场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f84c3bd7-4acd-455f-8f30-6234efee486f.jpg
上蔡流沙墓示意图(河南考古所制)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68924cf8-c1a6-4778-ae8e-64c49375e18b.jpg
河南上蔡郭庄楚墓积沙层发现积石一千余块,最小的3公斤,最大165公斤。这些石块石质石色多样,形状不一,但边角都十分锋利,应是特意开采并经过有意拣选的具有杀伤力的石块。(摄影:马俊才,下图同)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c55455b6-52c0-499a-aeb0-89bdc6110d37.jpg
上蔡流沙墓中的器物
http://bbsrrs1.joy.cn/BBS/up_file/2009-04-10/f8fb2f00-23aa-4246-a227-656f224cd036.jpg
流沙墓中的器物
西汉中晚期以后,由于竖穴土圹木椁墓逐渐消失,积沙墓也随之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