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二):大爱无疆 祭奠1

标签:
倾听情感 |
分类: 倾听 |
德阳市汉旺镇汉旺广场上的一座大钟将时间定格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2008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008年5月13日,抗震救灾的最前线,强烈的地震使得交通完全瘫痪,使救援工作陷入困境,解放军精锐空15军临危受命,在极其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踏上救援征途,留下的只是4500份沉甸甸的遗书
解放军15名空降侦察兵成功伞降茂县堪称奇迹
空降兵某部突击队在通往什邡市麻柳坪的山路上为后援部队留下路标。
5月18日,通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汶川地震灾区的公路多处塌方,交通险情不断,飞石不断从山坡上滑落,路上已有十多辆进出汶川灾区车辆被乱石击毁,穿越此线路的人认为是一次“闯关生死线”。中新社发陈文摄
北川救灾现场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的尊严。但是在中国地震后的混乱中,这名男子坚持认为妻子不应该遗弃在那些尖利的碎石中。因此,他包含着深情,将她的身体与自已绑在一起——然后用摩托车载着他前往当地的太平间。
5月16日,绵竹市遵道镇高安村80岁的孤老刘惠珍手中捧着一个大大的“谢”字,感谢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她说:地震发生后,全靠党和政府、好心人的帮助,她才熬过了这些天。
5月16日,在四川省广元市通往汶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县的途中,马鹿乡沙石村不少孩子们手举感谢标语,在路边向前来救援的人们致谢。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5月16日,绵竹市土门镇鹿棠村的两个少年将自制的写有“谢谢叔叔阿姨”等内容的牌子,插在自家的塑料棚外,感谢政府和好心人的救助。
这位丈夫给待产的妻子送上深情一吻,陪伴着妻子。
这张照片是都江堰新建小学四年级二班全体同学的集体照,原来的48名同学如今只有9名在地震后活了下来
北川县陈家坝乡的幼儿园在地震中被毁,一名逃出来的小朋友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睁着黑黑的大眼睛看着镜头,让人觉得揪心的痛
孩子们的书包整齐排放,等待家长认领,以告慰生者
失去亲人的10岁女孩,从她眼里我们能看到生活的希望。
5月17日,北川中学搜救现场,学生们留下的作文《畅想2008年的一天》,孩子们的梦想都在上面
一绵阳孤儿以V字手势告诉我们,活着就是胜利。
被网友称为:一副可以制成雕像的图片
一对新人在石家庄火车站献血
5月13日,在河北省血液中心设在石家庄火车站的献血屋内,刚举行完婚礼的新郎薛旭、新娘卜硕斐携手为四川地震灾区献血,奉献爱心。新华社发(尉战魁摄)
他,是携带20万现金与支票,并组织60台重型机械和军队同时抵达灾区的江苏民营企业家,成为第一支灾区民间救援队,他,叫陈光标,与邵逸夫、李嘉诚等慈善家齐名。
他,是5月12日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增援的成都的哥,这样的的哥,那一夜,有1300多人
他,曾经是一名军人,此刻,他是志愿者,他,叫陈岩
5月16日上午9点45分,首批31名日本专业救援人员抵达距成都近400公里的青川县关庄镇。
5月17日,日本搜救人员向遇难者遗体默哀
由台湾红十字会组织派遣的救援队一行二十二人和一只搜救犬五月十六日下午将乘包机直飞四川救灾
5月16日,俄罗斯救援队队员抵达成都
日本大阪兵库县伊丹市瑞池的一家24×7便利连锁店里的四川灾区募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