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最古老的文学:英雄史诗
(2008-11-16 17:50: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外国文学 |
法国最古老的文学: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是法国最古老的文学。在11世纪之前,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宁,所以从11世纪末开始,在行吟诗人口头传诵的基础上,产生了由圣职人员修改定稿的英雄史诗。主要描写历史上的战争和重大事件,歌颂为统一国家而战的帝王和英雄。其中的帝王深谋远虑、平定叛乱,骑士则忠君爱国、建立功勋,他们的高贵品质往往高不可攀,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形象。
英雄史诗主要分为帝王系、纪尧姆·德·奥朗日系和敦·德·梅央斯系,分别描写查理大帝的英勇事迹、纪尧姆家族的勤王御敌和诸侯的叛乱。它们大多是行吟诗人口头相传的民间创作,富有传奇色彩,没有署名的作者。
《罗兰之歌》是帝王系的主要作品,也是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有四个手抄本流传至今,其中只有牛津图书馆收藏的手抄本上有杜罗尔德的名字,他的身份却无法确定。行吟诗人的任务是表演而不是创作,他们在整理和改编民间传说的时候,很可能会不时加进一些表演所需要的内容。例如在《罗兰之歌》中,他的未婚妻听到噩耗后昏倒在地上,最初只有33句,到12世纪已被增加到了800句。这种集体的创作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同时也使作品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
《罗兰之歌》叙述的是查理大帝和他的侄子罗兰的故事。查理大帝的妹夫加奈隆是罗兰的继父,他主张与敌国议和,罗兰就提议让他作为使者,他因此怀恨在心,勾结敌人设下诡计,以送礼求和使查理大帝撤兵,同时建议让罗兰当后卫。查理大帝为此把号角留给罗兰,要他在危急时吹响以便回师救援。罗兰率领的两万骑兵果然遭到10万敌军的袭击,然而他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直到只剩下60个人才吹响号角,等查理大帝赶到时已全军覆没。
查理大帝击败敌军,接着审判马奈隆,大义灭亲地处死了这个叛徒妹夫以及为他鸣冤叫屈的亲族,不愧为法兰西理想的君主。罗兰骁勇善战、忠君爱国,显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则是一个理想的骑士和忠臣。《罗兰之歌》反映了法兰西民族要求统一的愿望,也是它开始立国的标志。
纪尧姆·德·奥朗日系的主要作品《路易加冕》产生于12世纪,讲述查理大帝年迈时传位给年幼的儿子路易,纪尧姆为了保护他而英勇战斗,平定了诸侯的叛乱。敦·德·梅央斯系的作品都是写诸侯反叛后悔过的故事。所以总起来说,英雄史诗都是歌颂帝王,为统一国家服务的。这些作品少则1000行,多则几万行,后来经过骑士故事诗的演变,成为后世长篇小说的源头。
——本文由20060502895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