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剧”与中国家庭剧的比较

(2013-02-24 11:35:47)
标签:

韩剧

电视剧

宣传

家庭

道德

文化

“韩剧”与中国家庭剧的比较

记得去年全国人大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堂而皇之地指出我们的社会问题时说“道德滑坡”,这已经不是一个想遮丑可遮住的问题了,必要的态度是该反思问题所在。爱人经常看韩国电视剧,模糊记得曾有人反对大量引进“韩剧”,原本看电视剧较少的我,也就没有多看。“韩剧”主要是家庭剧,国内这种电视剧也不少,在偶尔所看的几集“韩剧”之后,我发现了 “韩剧”与中国家庭电视剧的区别,可以概括来说,“韩剧”在维护传统道德,中国电视剧在破坏传统道德。考虑到电视已经深入千家万户,不能忽视中国电视剧对社会道德滑坡的功劳。对比如下:

第一,家庭剧的主题方向不同。韩剧一般是从两人的认识到恋爱,再到结婚,对传统婚礼,韩剧不怕剧情重复反复演绎,最后再到两个年轻人结婚旅行。一切矛盾产生、发展、升级、解决都在这一过程之中,一切的幽默都发生在如日常生活一样的常态之中。虽然韩剧中也会涉及到离婚问题,但是基本不会以离婚为主线,而是主线之外的背景或者副线,不影响正面的人生常态从恋爱到结婚到生子的过程。而中国电视剧则是更多的以表现离婚为主要线索,《中国式离婚》是代表,即使在其他中国家庭剧中,离婚也是一再渲染的主题。中国家庭剧关注的不是常态,而是人生的病态——离婚,不管离婚率有多高,永远不会高过结婚率,除非我们的艺术家们继续努力渲染、探索离婚。

第二,对待离婚的态度不同。韩国家庭剧中离婚是受到谴责的一个现象,家族、本人都是会为之承受巨大社会压力的,因此家庭矛盾都是在家内解决,夫妻的矛盾害怕长辈们知道,承受着道德底线的约束。而中国家庭剧是探讨离婚的合理性,甚至是探讨离婚改变人生方向之后获得幸福。由此给观众留下的感觉就是夫妻间的幸福是通过挑选和改换对方实现的,离婚没有道德负罪感。

第三,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韩国家庭剧中,长幼有序,在单位先上班的就是前辈,在家中对长辈更是非常尊重,时不时有要求使用敬语的情节,晚辈需要向长辈问好。由于韩国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韩国的这些看起来严苛的家庭要求,中国人并不陌生,只是慢慢消失在变化的中国文化之中了。韩国家庭剧中长辈对晚辈有着绝对的权威,婆婆对儿媳有着绝对的批评权。中国家庭剧中基本形式是老人成为了家庭的累赘,是儿媳如何反叛婆婆,探讨的是婆婆们如何的守旧,批评如何的错误,年轻人如何的现代与正确,到处的“改革、创新”口号,让人们感觉到守旧就是落后,传统就是愚蠢。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纵然有一些人力主恢复传统文化,《三字经》、《弟子规》、《女儿经》、《增广贤文》乃至四书五经,听起来美好的愿望,恐怕是难于实现的。

第四,对孝的态度不同。韩国家庭剧体现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孝顺,出门进门要问好,对长辈要关心。中国家庭剧旭阳的事晚辈对长辈的反叛,似乎不反叛就是没有创新。中国家庭剧就像中国社会的浮躁一样,总想探讨出破坏现在的先进的东西,结果是破坏有余,建设不足。

第五,对夫妻关系关注角度不同。韩国家庭剧关注的是夫妻之间如何探讨出和谐的夫妻关系,双方怎么实现这种和谐,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幽默让观众逗乐。中国家庭剧表现的是夫妻的背叛,再恩爱的夫妻,故事都会给她留下一个心中情人的位置,或者是发小,或者是多年未见的海外影子,或者是感情丰富的同事,突然出现的外遇,等等。中国家庭剧没有夫妻背叛,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而且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夫妻背叛寻找一个小三勾引或者而其他合理理由。和关注离婚一样思路,是在关注夫妻病态的表现,不是关注夫妻常态的生活。

第六,开放的态度不同。韩国家庭剧虽然经常表现那种中国人不理解的席地而卧场面,但是席地而卧中好像没会有床上的激情戏,主人公也是没有坦胸露背,就算是夫妻之间床上的私房话,也没有过分的刺激,即使偶尔男主人公有一点轻浮,也会得到女主人微笑的轻轻的谴责,温情溢于言表。中国家庭剧一旦有床戏,就会进行一番肉搏,好像中国夫妻就只会如此,是没有思想的动物。

第七,对一些敏感问题态度不同。关于吸烟、吸毒、暴力,韩剧表现很少,中国家庭剧则是经常表现的。

第八,表现手法不同。韩剧是在剧情的温情展示中逐步反映出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发展,信奉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这也符合社会生活实际。中国家庭剧一般使用背景反衬方式表现,简单说就为了表现某个人、某件事,就将这个人、这件事的背景抹黑,用反衬手法表现这人、这事的意义不同与伟大。不只是中国家庭剧,中国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这种思路,包括表现英雄人物的电视剧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也是人们没法学习的“二蛋”,《亮剑》里的李云龙,《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顺溜等等就是代表。家庭剧中也会把主角抹黑到六亲不认,然后在家人或者自己遇到生死极端问题时,才回归到他的本性善良。其实,常人就是偶尔犯错偶尔正确,善人就是有意为善经常为善,而恶人则是经常为恶偶尔为善的人,中国电视剧这种反衬法搅混了人们的视角,为了宣传某一行业,必然先说这一行业如何艰难,再说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表现其伟大,结果人们发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委屈和艰难。你在野外吹风沙,我在室内还受电子辐射;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医生冒着医患纠纷的风险,战士离别亲人,警察辛苦冒险,官员被人报复等等,好像没有什么正常事业,最后形成整个社会怨声载道,社会怨气太浓,就可能导致动荡。所以,这种抹黑背景的反衬法,从本质上来说发挥的负面作用更大。据说达·芬奇的画是在画上再画的,虽然可惜,可以看出大师的功力。小学生必然要求一张白纸,好写最好最美的文字,好画最好最美的图画,结果还是小学生作品。社会生活无法割断,更不可能进行漂白,需要习惯在常态中发现和宣传伟大,不能否定其他人反衬一个人,更不能否定其他事反衬一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   到
后一篇:说“幸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