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2014-08-09 11:17:59)
标签:

龙潭

董卓垒

娘子关

地貌奇特

神秘莫测





http://s7/bmiddle/001HPaLQzy6Ladmfsea26&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      俯瞰下董寨



 

            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一)

 

 一、地貌奇特的古老村落

 

 下董寨村平定县娘子关镇的一个属村,位于娘子关西10公里处,温河流域的下游。全村总面积为12.1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0米,村庄占地256.5亩,耕地面积1763亩。现有住户389户,人口989

下董寨村坐落于石龟蛇山上的一块硕大无比的青石岩上,坐北朝南,西昂龟头,东探蛇头,北依九龙山,南临万仞深崖,温河之水在崖涧奔流,经数千年磨砺、冲刷,形成绵延二百多米的龙潭,深不可测。深崖对岸,凤凰山傲然对峙。据《山西通志》记载:“董卓垒在县城东北90里,即承天军址,汉董卓为并州牧,驻兵于此”。讲的是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董卓因拒韩遂有功,被征为并州牧(今太原),数次巡查地方,见此地山势险峻,可凭险为关,便派兵驻守,修筑工事,此防御工事被称为“董卓垒”,为并州东边门户。董卓垒在今天的上、下董寨后的卧龙岗上,乃山河要冲之地,背山面河,北依卧龙岗,前据温河,南连凤凰台,铁索横江,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董卓垒建在悬崖之上,石墙高筑,有塞城之险,历史上“车不能行,马不能骑,一卒当道,万夫莫入”,和承天军城互相依托,多次发生过重大战事,发挥出强大的防御功能,实为当时三晋中部之障蔽。

在下董寨村,一条笔直的大街横贯东西,长约一里,宽约丈余,分东街、中街、西街。街两旁,多为青砖灰瓦的二进四合院落,明清建筑风格。大街东头河弯处,朝阳阁巍然矗立,二层,底为青石碹门洞,上层为砖木阁楼,歇山顶,三楹,内塑观音菩萨。西头河弯处,雄伟的平安阁与之遥相呼应,下为青石碹门,上为硬山顶阁楼,内祀武圣关公。清朝时期,这里曾是西进汾晋,东出冀燕的重要通道,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临街多为店铺、旅舍,计有万和店、恒鑫店、德胜魁、顺义诚等商铺开门迎客,过往车辆行人络绎不绝。在东西主街道之北,与之平行的还有三条街巷,分别是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统称后街。之南,为下街,房舍错落。整个村子横平竖直,建筑规整,布局紧凑,排水通畅。曾有南方的方舆术士云游至此,叹道:“此村依山傍水,钟灵毓秀,世上罕见,这里必是物阜民丰,人才辈出。”民间也流传这样的歌谣:“头顶九龙群峰立,脚踏玄武万丈崖。迎面凤凰展翅飞,龟蛇二将镇河湾。”

这个村自古深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和浸染,有着崇拜自然和神灵的传统。庙宇众多,香火旺盛。除东西街两头的东阁和西阁外,北有显泽大王庙,南有龙王庙。村外还有四座庙宇,分别是东北的山神庙,东南的牛王庙,西北的河神庙,西南的虫王庙。规模最大的是显泽大王庙。此庙背依九龙山,远眺凤凰山,俯视村舍、崖岸、龙潭,规模宏大。登二十余级台阶,山门伫立,两旁为钟鼓二楼。进山门,拾阶而上,入下院,平整的庭院左右各建禅房一座。登十几级台阶,上院庭院宽阔豁亮,正殿门匾上书“神赐永福”,內立显泽大王塑像。解放初,这里曾是村里的小学校,最近已修葺一新。





http://s8/bmiddle/001HPaLQzy6LabFppfVa7&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  正月里闹红火

http://s1/bmiddle/001HPaLQzy6LbEVK7PW10&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
    活脱脱一个石头城
 

二、神秘莫测的龙潭深渊

 

在下董寨村南,有一道三十余米宽,百余米深的峡谷。发源于盂县温池,汇水峪、岔口之水的温河常年从这里流过。峡谷中的青石岩由于水的冲刷,形成一道绵延二百多米的深涧,流水不断,其中石穴深不见底。这里的村民将这一地质奇观统称为“龙潭”,“龙潭深渊”被誉为娘子关的八景之一。

龙潭分为上龙潭和下龙潭。上龙潭水不深,最狭处不足一米,两腿可以叉住。下龙潭石廊水深,神秘莫测,是龙潭的主体,也是其魅力之所在。

下龙潭依其形状,从东向西逆流而上依次为龙潭口(又称吃水清)、小侧傍、大侧傍、石廊、不见天、小圆清、大圆清、跌栏等景观。龙潭口地势比较开阔,从这里到大侧傍长约三四十米,宽约十多米,是一个天然浴场,一到夏季,每天村里村外都有数十号人在这里游泳,无论大人小孩,都脱得赤条条的,无所顾忌地在水里嬉耍。刚下地归来的庄稼汉,脱光衣服跳到水里,全身透凉,更觉惬意。从龙潭口往里游,水越来越深,到了小侧傍、大侧傍一带,更是深不见底。有人曾扛着大石头从五六丈高的崖上往下跳,硬是未踩到底。从大侧傍再往里游,便进入了石廊,这里两崖高耸、对峙,最宽处也仅一米多点这里的水即使是伏天,也冰凉透骨。其中有一处,两崖相对,中间凸起,几乎贴到一起,抬头不见天日,仿佛进入了幽暗的隧道,寂寥森然,故名“不见天”。所以一两个人往往不敢冒然进去,需五六个人结伴而行。人们小心翼翼仰面朝天,把腿高高抬起,重重落下,发出咚咚的响声,还“呜呜”地叫着,借以壮胆,相互鼓励。游出“不见天”,眼前忽然开朗,蓝天白云,艳阳高照,这便是小圆清了。四周石崖光滑可鉴,形似圆筒,故名。再经过一段石廊,便是大圆清,大圆清状如小圆清,只是比小圆清大很多,直径约有十多米。两个圆清有石廊相连,恰像一个亚腰葫芦。

已进入大圆清,马上会有震耳欲聋的隆隆声传来,这不是洪水暴发,而是离此地不远的跌栏发出的响声。这跌栏是上下龙潭的分界线。河水一到这里,便从一个十多米高的石崖上垂直跌入下龙潭的深水中,形成天然的瀑布,银珠飞溅,烟雾迷蒙,声震如雷,空谷回响。水的伟力与山的离奇,二者的微妙结合造就了这自然的传奇,下董寨人不能不感谢上苍的眷顾。

从人们记事以来,这里的村民常年吃着龙潭的水。这水,流经石灰岩底,清澈明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旱之年,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自家水窖的水用完了,也都到这里来取水,从早到晚,驴驮人担的队伍络绎不绝。所以龙潭成为下董寨以至周围乡邻的生命泉源。在民间流传着各种关于龙潭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的董寨村,连遭干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只得以挖草根、啃树皮维持生活,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泊在外。村西有家姓董的人家,男人已经下世,只留妻子李氏和女儿娇娇。接连的干旱使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女,苦中加苦,难上加难。

一天,东海龙王的爱子小白龙闲暇无事,便腾云驾雾在空中游玩。当行至董寨上空,只见地面土地干裂,树皮剥尽,心想,人间竟有如此之灾。为了弄清情况,他摇身一变,化作一个年轻后生落在村西,信步走入村中。只见家家户户房门紧闭,有的房子甚至破败倒塌,心中十分凄凉。他边走边看,忽见一家屋顶青烟缭绕,便上前叩门问个究竟。正在为母亲熬药的娇娇听见有人敲门后,赶紧出来开门。见门外站着一个英俊而又陌生的少年,急忙问他找谁。小白龙见姑娘美貌朴实,慌忙以实相告。娇娇听说是东海龙王的儿子前来救灾,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赶紧把他让进屋里。多日以清汤寡水充饥的母亲听说龙王之子来到凡间,心里悲喜交集,一阵心绞痛,去世了。娇娇见母亲饿死了,哭得死去活来。小白龙见状,先帮娇娇安葬了老人,并决心要彻底拯救这里的灾民。他先给娇娇一条口袋,让她挨门挨户送粮,然后施展法术,唤来雷公、雨神,为人间降雨。连续三天三夜,他奔走呼号,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彻底解决了这里的旱情。

雨过天晴,小白龙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董寨,娇娇急忙把做好的饭菜端了上来。小白龙见这家家境贫寒,但收拾得很干净,娇娇又俊俏可人,不免产生了爱慕之心。猛抬头,见姑娘也正在痴情地望着自己,脸红着低下头吃饭。两颗纯洁善良的心很快连在一起,结成恩爱夫妻,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小白龙下凡救灾并成亲的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以后,心中大怒。忙派天兵天将前去捉拿。小白龙见天兵天将到来,妻子不在身边,急忙给她留了随身佩戴的玉坠,并脱下自己的上衣放在炕上。娇娇回来以后,见玉坠而思亲人,发疯似的跑向村南的断崖。只见崖下横躺着丈夫的身躯,这身躯慢慢蠕动着,蠕动着,变成一条蜿蜒曲折的深涧峡谷,清澈碧蓝的神水滚滚奔来,时而淙淙歌唱,时而脉脉含情。娇娇见状,悲痛欲绝,展开双臂,纵身一跃跳下了悬崖,顿时化作一块挺拔的巨石,仿佛是在遥望着丈夫的归来。

深涧峡谷的神水川流不息,滋养着董寨村的子民。人们为了感谢小白龙的恩德,在村西修建了龙王庙,将这条水清如碧的峡谷叫做龙潭,那块挺拔的巨石叫做望夫石 

还有一个传说更为古老和淳朴。

在远古时期,董寨缺水,一有旱年,地里颗粒无收,吃水得到十里地以外的坡底村去挑。这天,一位农夫汗流满面地挑着水刚到村口,正要歇歇准备爬坡的时候,一位衣衫褴褛的婆婆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地来到跟前,讨口水喝。农夫视滴水如油,可还是答应了婆婆的请求。不想,婆婆饥渴难耐,竟将水桶推翻了。婆婆慌忙从地上爬起来,连连道歉。农夫只得挑着两半桶水回家。

回到家里,妻子见丈夫挑了半桶水回来,心生奇怪,便问缘由。丈夫将婆婆讨水喝的经过说了一遍,妻子同情地问,婆婆走了没有?她这样没吃没喝,岂不要活活饿死。夫妻二人赶忙跑到村口,只见婆婆蜷缩于墙根,已经奄奄一息。农夫见状,赶紧将婆婆背回家里,好生招待调养,很快婆婆便恢复了健康。

转眼到了夏至,正是庄稼需要雨水的时候,可偏偏老天爷不下雨。婆婆见村里人着急的样子,说:“你们这样好心肠,上天一定会保佑的。要不,你们在村西头摆上香案,我来给你们祈福求雨如何?”

村里人听了,都有点半信半疑,不过,人们还是想碰碰运气。于是,河道上摆起香案,供了猪头三牲,香烛冉冉点起。这时,婆婆沐浴更衣,点香插入香炉,仗剑向天,口中念念有词,祈雨仪式就这样开始了。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没有半点下雨的征兆;一个旬日过去了,天上仍然没有半点云彩。人们有点失望,纷纷四散回家。就在人们几乎陷于绝望的时候,一天夜里,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把熟睡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出门一看,房舍完好无损,不像地震。第二天黎明,人们迎着曙光到村边一看,只见村南峡谷下的青石板上从西往东裂开了一条长长的宽窄不等的石缝,石缝里满是蓝格莹莹的神水。

全村人沸腾了,他们敲锣打鼓,庆祝上天赐予他们的恩泽,也感谢婆婆半个多月的虔诚祈祷。但满村子里也找不到婆婆的半点身影。有人说,他们看见半夜里,有一个人影驾着云头从峡谷中翩然向东方飞翔而去。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婆婆正是蛟龙的化身。

从此,人们把峡谷中的石缝叫做龙潭,并在崖上建了龙王庙,年年祭祀,香火不息。

 http://s11/bmiddle/001HPaLQzy6LbEYIXW29a&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飞瀑神韵

http://s13/bmiddle/001HPaLQzy6LbEZFhAodc&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飞流直下

http://s3/bmiddle/001HPaLQzy6LbF0BXkCe2&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白浪滔天

http://s4/bmiddle/001HPaLQzy6LbF1sJRpf3&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雨后奇观

http://s14/bmiddle/001HPaLQzy6LbFYn9Fz5d&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   碧水奇石

http://s5/bmiddle/001HPaLQzy6LbFZgg5K14&690(一)" TITLE="历史文化名村——下董寨 (一)" />   神秘莫测的龙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