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势不可当”与“势不可挡”

(2009-09-28 23:20: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刨根问底

“势不可当”这一词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频频出现,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第一自然段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六年级上册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第一自然段“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对于这个词语,不少老师会在教学中产生一些疑问。

疑问一:是势不可当还是势不可挡

过去,我们习惯用“势不可挡”,而旧教材同样也是用“势不可挡”。是不是现在的教材印错了呢?有的老师不禁怀疑起教材来。为了解开这一疑团,我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资料显示:从语言文字的演变过程来看,“当”出世较早,在《说文解字》里只能查找到“当”而未见有“挡”就说明这一点。是一个多义字,其中一个义项就是抵挡、阻挡,螳臂当车中的就是此义。螳臂当车这一成语出自战国时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势不可当最早出自《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可见,“挡”未面世以前,“当”代“挡”。到宋代,在宋代编的字典《广韵》中才找到“挡”身影,可见,“挡”只是“后起之秀”罢了。到元代,“挡”被广泛运用,表阻挡、抵挡之义,表此义项时,可用“当”也可用“挡”。

那么,到了现在,是用势不可当还是用势不可挡?《现代汉语词典》(第5/商务印书馆P1245),里面有这样的注释:【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势不可挡】势不可当。从注释中可以看出两个词都是正确的,用哪一个都没有错。同理,“锐不可当”也可写作“锐不可挡”。不过,《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规定:“‘势不可挡现在一般写作势不可当其意是不提倡使用势不可挡。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小学生规范运用中国的语言文字的重任,作为教学的载体之一的小学语文教材,当然应该遵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规定,统一使用“势不可当”了。

疑问二:“势不可当”中“当”该读什么呢?

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把“势不可当”中的“当”读作dāng,有的读作dǎng,到底“势不可当”中“当”该读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第5/商务印书馆P1245)对其注音为dāng。对“势不可挡”中“挡”的注音是dǎng。看来,势不可当势不可挡这两同义词,其读音还是有区别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