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赋情怀——专访中国美协会员、北京水墨之韵画院院长娄建国

标签:
娄建国记者香玉中国文联神州艺术文化 |
分类: 名人专访 |
http://s14/bmiddle/001HOHgsty6Gz1xs9Hv7d&690
娄建国用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又用画来表现诗的意境,作品常是信手捻来,却时有诗外之意,画外之象。比如他画《竹》《那一片红土地》《爱上你,爱上了多雪的北方》《月色如银》《秋韵》《飒飒秋姿》等作品,题材本是诗韵气息浓厚,然而通过笔墨语言表述出来,更加清新雅意。诗韵和画意的融合,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之味,但作品中也不失“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理念。
作品赋予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
娄建国是一位热爱生活的画家,他的中国画作品大多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浑厚大气的浪漫色彩。他认为,画家把对生活的感受用凝聚情感的毛笔,借助书画的笔墨和技法,在宣纸上通过物象表现出来,这才是创作。
http://s15/mw690/001HOHgsty6Gz1qw4108e&690娄建国于2007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齐白石奖”作品展中,入展作品《腊月,故乡的风景》描绘的是画家本人对故乡冬天荷塘景色的生活感受。同年,中国美协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入展作品《烟雨秋声》,几丛秋菊一群八哥,墨色渲染出深秋的蕊寒香淡,寄托是画家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中国美协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他获奖的作品《蕉林雪韵》,画的就是他老家院子里的几丛芭蕉。
雪,从天而降,飘飘洒洒,落在大地上,落在树枝上,落在房顶上是银装素裹,落在人的心田里则勾起内心的浪漫和柔情。在娄建国童年的记忆里,冬天,最喜欢下雪了,他总是喜欢走到屋外,站在雪地里仰着头,让飞舞的雪片落在脸上,然后又在脸上的温度中轻轻融化成一滴滴透明的水珠,那种感觉,不正是心醉神怡吗?在清冷的冬日,看着雪花漫天飞舞,独自踏雪而行,时而慨叹人生美好,时而驻足欣赏被大雪点缀的松竹,是何等雅事。喜欢雪的人,大凡心中都是浪漫柔情的。
娄建国作品《爱上你,爱上了多雪的北方》,星星点点的留白处,那是雪的粉粉自天而降,彰显无尽的浪漫。苍劲的松枝在严寒里没有一丝弯曲,倒体现出一种不服的气节;那松叶如针一样根根直立,以此坚硬的质感迎接每一个寒冷的日子。八哥们的窃窃私语,如促膝交谈,如展喉高歌,又如享受雪的美景,显然一幅温情画面,直入人心。他爱雪,在他内心世界里,唯有雪的日子,能给他更多美丽的幻想。他喜欢下雪的日子,喜欢上了北方的雪,固然不怕寒冷,在这样的日子里,他觉得雪是他内心思想最好的表达。
画作中的八哥,了了几笔便能画出它的各样神态,那是娄建国作品的代表。他喜欢八哥,也养了八哥。娄建国作品《春风》,画中的玉兰花,在春风徐徐相伴下,争相开放,以最醉人的姿态、最娇艳的色彩、最迷人的味道,展出了迎接春天到来的神态,赏之,能偶吻到淡雅花香。春,是一切万物复苏的时节,是一年的开始之季,如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给人的感觉是唯美的,是欣喜的,是渴望的。看此作品,豁然开朗,原来春天是那么美好。在他的作品《春声》里,淡雅的嫩绿色的渲染下,似乎看到了一种无形的生命复苏的力量,又似乎远远听到了雨打芭蕉声,了了数笔,点画了春的气息。
http://s10/bmiddle/001HOHgsty6Gz1CuKEx99&690
经雨经风又历霜,
豪情倾吐破蛮荒。
如今翠叶春风染,
纸上移来墨韵香。
艺术认识
中国画和其他绘画艺术相比较,唯有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最为丰富。比如西方绘画的色彩、透视、光影、都是以科学来作为基础的。而中国画的笔墨则是哲学思想与精神文化的载体,其根本是“写意”。娄建国认为,画画,最怕基本功不扎实,造型不准。中国画,难就难在怎么能把手中的形,变成心中的形,怎样把心中的象,化为笔墨的象。
娄建国花鸟画已别开生面,独成一家。他的花鸟画既从八大山人、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等前辈那儿汲取营养,又能大胆变革,及具创造力和时代创新。其写意画无论是花是鸟,或漫笔巧写,或一挥而就,构图布势贴近生活,造型的把握似又不似,正如黄宾虹老人所说,取舍不由人,取舍可由人。
娄建国说,作画亦有感而发,要气韵生动。画画,最主要的是画魂,形易画,魂不易画。娄建国研究画魂,反复从作品中不同的墨色变化与留白之间的适当比例,去察看所能产生的微妙变化,即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是否有千差万别,即主题突出的情形下,他将笔墨之趣,付于渲纸之上。在简而不在繁,在意而不在物。芭蕉黑白,表现神秘、墨趣、黑白之间,万物其藏其间亦。笔墨到,意到;笔墨到,意未尽。在娄建国作品里,意犹未尽的感觉,给欣赏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娄建国认为,有新意的画,首先能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而“艺术含金量”高的书画作品,则为好作品。他时时外出写生,体验生活,并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真正做到了以传统绘画思想,以独特的笔墨绘画语言,表达美的境界。
http://s6/mw690/001HOHgsty6Gz1GWBuZ85&690灵感,尤如禅宗的觉悟,是一种状态,达到某种程度的释放,是思想升华。娄建国绘画中的灵感,是靠笔墨来展现的,如同禅宗讲修练功夫。只有修练,尽善尽美,呈现观念、思想、情怀,才能与天道共鸣。在现代感与现代意识中,必须是在对传统把握愈深,研究愈透,然后才能与时代信息掺和到一起去,于是创作的作品里才有了“笔墨当随时代”的潜意识,娄建国作品正是传统与当代思想自然结合的完美体悟。
有些画家,学的是一些大家作品,但画家创作最忌讳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思想,人画我画,这都需要画家个人去多方面找原因,比如修养、学识等。娄建国说,修养的高低决定画家的艺术水准的高低,修养的高低决定着作品格调的高低。同时绘画的基本功又决定着作品的质量。
附:娄建国诗词欣赏
题《幽兰图轴》
欲存灵气写灵根
夜览诗文近古文
偃仰幽姿生腕下
清风明月淡传神
题画诗
挥豪千杆不成林
但凝弥天风雨情
匠意运斤须独辟
剪裁黑白见精心
闲园雪后余香梦,缺月枝头照冷清。
花未凋冷人未赏,春风寂寥剪寒心。
鹧鸪天
柳色茵茵绿染窗,床前明月似秋霜。
汤羹解酒人初寐,梦里梨花满院香。
春懒懒,日长长,晓风入舍好清凉。
黄鹂唤取难留得,画出西园花蕊黄。
踏莎行
青草池溏,竹篱小浦,茵茵依旧梨花路。行觉春暖解衣衫,莺歌欲把东风注。
燕子低飞,回廊细雨。雏鹅似与来人语。木窗犹忆对灯寒,披星耕月谁知苦?
http://s12/bmiddle/001HOHgsty6Gz1JBPFV3b&690娄建国·艺术简介
娄建国,别名翰之,字潇三。籍贯江苏,1964年出生于安徽天长,二十世纪末定居北京。别署醉月斋主,扬州墨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水墨之韵画院院长。曾就学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书法进修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199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入展。
200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 “齐白石奖”中国画作品展入展。
2008年《情系奥运--第十四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入展。
200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奖。
200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永乐宫第二届艺术节”全国中国画获奖。
2009年文化部中国美术创作基地《大漠飞歌首届当代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奖。
2011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奖。
2011年中国美协、中国工笔画协会《第八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入展。
201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七届“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展》入展。
201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画说武当”全国中国画展》获奖。
201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庆花博”纪念恽南田全国花鸟画展》获奖。
中国画作品及书法先后被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美国、日本及港澳多家收藏。《中国书画报》、《书画家报》、《羲之书画报》、《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书法之友》、《世界人文》、《名家书画报》、《美术时空》、《美术鉴赏》、《当代名家》、《国尚》、《海峡美术》等艺术刊物,曾辟专栏介绍其人其艺。曾应驻韩国大使馆之邀为韩国总统卢泰愚、卢武铉创作国画作品。
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