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由《中国书法大典》编委会策划并组办的“释行锋书法集首发式暨王锡军紫砂艺术品展”于中组部万寿庄宾馆举行。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原人事部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徐颂陶;政协十届北京市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祖国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著名画家温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等。参加此次活动的新闻媒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其中,总参谋部张召航局长、北京大学国家干部考核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伟成等领导发表讲话。
http://s16/mw690/5d329ca8gd1423be01b5f&690《释行锋书法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它代表禅墨书法艺术已达到至高境界,意义重大。释行锋,少林寺第三十二代弟子,有着“金至尊”世界武术名家称号。现任江西赣州马祖岩宝兴禅寺院住持寺院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委员、世界画家协会中国总部副主席。著有《中国古代暗器研究》、《八段锦动功心法》、《中国书法大典•少林释行锋作品集》等。
释行锋自幼勤思好学,12岁起随少林寺素喜方丈学佛、礼佛、参禅,习武,后师从武僧总教头释德扬精研武功,凭修炼多年的深厚功力,合出酣畅淋漓的禅杖功夫。他以武入文,以文促武,笔含武理,墨寓禅机,且积极探索用中国书法艺术体现佛法的和谐之美,努力开拓佛教传播与中国书法艺术相结合的新境界。其禅墨书法“佛”“寿”二字碑刻立于少林寺二祖庵殿前,被誉为“嵩山寿,少林佛”。此外,他还以其如椽大笔饱蘸浓墨,一气呵成,写成18米长“佛”字刻于广州牛仔寺后山。
释行锋遂将习武之德移于书法,“禅”意深蕴其中。他以笔为载体,在修行过程中,越来越体会到佛法与自然的和谐,佛法与社会的和谐,佛法与生活的和谐。释行锋参悟禅之妙理,并积极探索用书法艺术来体现佛法的和谐之美,努力开拓佛教传播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新境界。其作品给予气韵以独特的解读,正如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首推“气韵生动”,并使其成为各个时代书法艺术的基本要求和评论的重要依据。
释行锋参禅悟道多年,精研《金刚经》,渐臻佳境,深解此中真意:“应无所注,而生其心”。他常研讨佛学、讲习佛法,以光大中国佛教文化、护国佑民为己任,以书法艺术及马祖文化为依托,用不同的方式宣扬中国佛教文化,能够使更多人认识佛教,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光大佛教文化护国佑民为己任,热心慈善公益事业,为社会安定做出自己的努力。
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自古至今一直为文人雅士、收藏家及喜茶名流们的最爱。宜兴紫砂有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宜兴紫砂名家、紫砂陶优秀传承人王锡军,其作品被全国多家大型博物馆收藏,也受到各界人士欢迎。如今,释行锋禅师与著名陶艺家王锡军把禅墨书法与紫砂艺术融合,使禅墨书法之魂跃然壶上。即壶身刻有著名禅墨书法名家释行锋禅师的亲笔题字,此艺术与艺术的自然结合,恰是这两种经典中华艺术的结晶,它既兼有紫砂造型艺术之美,又揉和了书法刚劲有力的线条艺术,处处散发着文人气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禅墨书法风格,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在壶体上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法作为紫砂陶艺饰样的主体,表现紫砂陶艺作品的共性与个性,形成了紫砂陶艺术多样化的对立统一,凸显创作者个性、作品内涵,形成有品位的艺术创作思路。释行锋禅师说,禅墨书法的传承和发扬,还将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此次以紫砂艺术为依托,是以不同的方式宣扬禅墨书法。或许今后他将把禅墨书法用其他不同的文化艺术方式来表达和传承,努力把禅墨书法推向新境界,让世上更好地认识和读懂禅墨书法。
链接地址: 中华风采网
文/香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