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见到麒麟为什么哭了......
(2018-07-07 22:31:17)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大意】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注释】
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庄子描写凤鸟:非竹实不食 非梧桐不栖 非清泉不饮。
【云说】
什么是河不出图?
“河图”
“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
洛书: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词:龙马精神。
啥意思?
在古代汉族传说中伏羲氏观天下、看龙马之身、出河图。体形像马、但却是龙的头、龙爪、身上有鳞片、乃祥瑞之兽。
龙马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又有解释,祖先们认为,龙马就是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它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的代名词。《易经》中说:"乾为龙",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着君王、父亲、大人、君子、祖考、金玉、敬畏、威严、健康、善良、远大、原始、生生不息……坤为马,象征大臣,母亲,女性,包容忠贞的精神。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是孔子的这一声哀叹。发生在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此时孔子年七十有一,回到鲁国也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间,孔子序《书》传《礼》、删《诗》、正《乐》、作《春秋》、序《易彖、系、象、说卦、文言》等,一心整理文化。孔子已知其心中王道理想不能实现,故托求在文化教育事业上,接续传统文化,教育弟子,以待后人开创新的局面。
而这一年,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据《左传》记载: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chú)煤商获得了麒麟,以为不祥,以赐虞(单称虞、山虞,古代官名。
虞人是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田猎的职官 相传帝尧的时候,就设了“虞人”的官位来掌管山河、苑囿、畋牧的事情。
舜的时候曾封伯益为虞官,专管草木、鸟兽之事。)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麒麟,是中国古代的瑞兽,往往预示着圣主出现,天下太平。麒麟长得比较怪,麋身、牛尾、马蹄、鱼鳞皮,有一角,角端有肉,黄色。所以鲁国西狩于大野时,当权的叔孙氏的驾车人子鉏商捕获到了一只麒麟,由于不识麒麟,居然认为其很不吉利。《孔子家语》记载说,“折其前左足”,看来是伤害了这只瑞兽,可能还致其死亡。孔子听说后,前去观之,一眼就认出这是麒麟,“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麒麟,你为什么来啊?你为什么来啊?现在不是时候啊,天下大乱,圣人不出,反倒为恶人为害,孔子伤心哀叹不已,“反袂(mei,衣袖)拭面,涕泣沾衿(衣服前面,大襟)”。而就在这一年,孔子停止了《春秋》的写作。野史说的“孔子获麟绝笔”就是指这个。
麒麟来的不是时候,又凄惨死去。这使孔子更加哀叹“吾道穷矣”,这一声感叹,正是孔子当时这种心绪之体现。虽想挽救变乱时代而达太平自己想想年纪大也。 实在没时间了。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